許小哲 重慶市政協委員 就是敢言常務副主席

近期,全球股市動盪的深層原因之一,在於DeepSeek等新興技術對算力格局的影響,引發了市場對依靠高資本建立的人工智能發展模式和技術邏輯的質疑,以及對傳統AI賽道盈利前景和高科技芯片需求的廣泛擔憂。動盪之中顯真章,當納斯達克深陷「算力信仰危機」,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值得重新審視,在科技革命中的戰略價值亟待深入發掘和提升。

中國科技股面臨估值重塑

在科技股估值邏輯面臨重塑之際,香港作為風險緩衝器的功能日益顯著,憑藉成熟的監管體系以及與內地龐大市場的緊密聯繫,香港長期以來為國際資本提供了相對穩定的估值環境和有效的風險對沖工具,既有助於緩解市場波動帶來的衝擊,也增強了投資者對香港金融市場的信心。有別於華爾街對科技股短期盈利的過度聚焦,「滬港通」「深港通」互聯互通機制的一大特色是盡可能「以當地市場規則為本」,並形成了覆蓋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估值體系,能夠更深度挖掘、準確地識別半導體、AI等硬科技企業的估值,對技術創新和產業趨勢具前瞻性判斷。與此同時,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和亞洲美元清算中心,香港在國際資本流動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全球資本因技術革命引發的估值重構而尋求避風港時,香港憑藉高度開放的金融市場和多元化的金融工具,能有效承接國際資本的避險需求。

面對全球科技革命新形勢,香港金融業的發展路徑應如何規劃?如可探討構建科技金融壓力測試中心,聯合金管局、證監會與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等部門建立前沿領域的系統性風險評估模型,為全球投資者提供科技股估值的「香港標準」,幫助市場更理性地評估技術革命帶來的風險和機遇,定期發布科技金融風險評估報告,增強在全球科技金融領域的話語權。

發揮「超級聯繫人」優勢

當然,打造綠色算力金融樞紐有助於鞏固香港作為亞洲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針對半導體產業高能耗的痛點,發展綠電算力認證等金融衍生工具,區域協同聯動大灣區綠色交易所,構建算力ESG評級標準,將ESG投資理念深度融入科技產業鏈融資體系,相信有助於推動全球科技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聯合大灣區產業資本,創設跨境技術平準基金也是一個可商榷的路徑。通過「港股通」機制,為遭遇非理性拋售的科技企業提供流動性支持,增強市場定價的穩定性,將有助於防止優質科技企業因短期市場波動而陷入融資困境。基金的投資方向可聚焦於AI、半導體、新能源等戰略性領域,這都將有助於推動大灣區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高地,增強香港作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影響力。

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香港既有國際資本熟悉的遊戲規則,又深植着理解中國創新的基因密碼,不僅能夠為國際資本提供風險緩釋和價值發現的平台,更可以通過制度創新和戰略布局,成為全球科技金融規則的共同制定者。只要香港繼續發揮制度韌性、產業洞察力和跨市場協調能力的優勢,相信將成為全球資本重塑科技投資的新坐標系,在技術革命與金融市場的交匯點上塑造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