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從全年看,多數機構對A股後市持樂觀看法。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堅稱,去年「9·24」政策轉向是分水嶺,此後A股市場初步確立牛熊轉換的大趨勢反轉,今年將延續本輪牛市行情。他強調,節前多部門聯合印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方案,令市場信心得到提升,股市出現新一波反彈。春節過後,「春季攻勢」有望接踵而至,也將為投資者布局蛇年行情打下基礎,年內隨着內地穩增長政策不斷加碼,帶動經濟數據回升,料為A股帶來第二波、第三波上漲行情。
預期「降準」有望落地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弛也認為,全年A股市場大概率延續去年的上漲趨勢。他判斷,今年年初隨着資金缺口加大,「降準」有望落地,屆時,躁動行情將全面開啟加速;「春季行情」結束後,最快第三季前後,或是今年第二個重要時間窗口,屆時A股的一輪「盈利底」有可能出現,這將是整體市場走向「反轉級別」的關鍵,並可期待一輪更大級別的趨勢性上漲行情。
在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看來,通過增量資金、分紅回購、優質供給等多管齊下的提振,A股在蛇年行穩致遠的概率越來越大。至於如何踏準節奏,陳果提到,A股春節之後指數實現正收益的勝率非常高,第二季市場可能會經歷一定程度的震盪,但下半年隨着政策陸續落地,以及預期、數據的實質性改善和提升,市場大概率會再次表現強勢。
蛇年看好紅利和AI板塊
從蛇年板塊機會看,分析師尤其看好紅利和AI板塊。楊德龍預計,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將顯著增加,風格將更加多元化,除人形機器人等AI股外,傳統白馬股、紅利股也會有表現機會。
陳果看好AI+應作為重要配置主線。他強調,科技尤其是以AI+為核心的方向,是最重要的一條主線,「中國現在已經有很多好的AI應用產品,如大模型等,建議投資者盡可能多地去體驗、使用,然後再去評估哪一些公司能夠真正抓住產業趨勢。」
紅利資產的典型代表銀行股在龍年暴漲29%,大幅跑贏滬深指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資產管理部權益投資經理何智超認為,在無風險利率下行的環境中,現金流穩定、分紅率較高的紅利資產稀缺性進一步提升,此類資產有望在蛇年延續較好的表現。
此外,多家券商研報認為,近日印發的《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利好銀行股。華創證券以全國社保基金為例指,在社保基金重倉流通股中,銀行業持倉市值佔比第一,非銀金融第二。從社保基金的投資成果來看,銀行股穩定高分紅的特點,有利於長線資金增厚長期收益。銀河證券也提到,方案促使保險權益投資比例提升,長期投資規模擴大,利好銀行股資金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