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強 利嘉閣地產總裁

農曆新年將到,又是很多風水師預測來年樓市運勢的時候。當然,正值年初,地產代理、發展商、財經專家,以至網紅等,也會為2025年的樓市把脈。可能大家都會認為發展商及地產代理,都應該會唱好樓市,原因既可能是眼前的客觀現實,也可能是主觀期望,或是工作所需,幫助推動交投。其實,一些專家及網紅就算是唱淡,也有各自不同的利益所在,例如希望言論可以較為吸睛,或者能幫助增加流量等。

筆者在這個行業已經38年,自問對這個產業有很深入的了解,對樓市的發展自然也有心得,無論大家是否認同筆者的分析,筆者從來都不會介意外間的批評,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與角度,筆者的言論總不可能迎合所有人。

論到今年的樓市,筆者認為其走向主要繫於四項因素,包括「息口」、「供應」、「經濟」及「政策」。先說說「息口」,筆者認為目前已經進入了減息周期,雖然有預測會認為今年美國減息的幅度相對克制,全年可能只減息兩次;但其實幅度是多是少,也表明了息口並不是趨向上走,這對於負擔高息的置業者或投資者,確實是少了一定的壓力;而準買家作入市決定時,也不用擔心高息帶來的壓力。

至於「經濟」,經過這幾年各行各業大洗牌,很多營商者已經重新進入市場,而且大部分都用輕資產的營運模式。

至於來港遊客,數量亦已經接近回復從前。種種跡象顯示,香港經濟正在步入漸進式復甦期。「政策」方面,政府已經明確用行動表態不再干預樓市,而且正積極輸入人才,提升香港人口的動力及消費。

供應高企 樓市最大壓力所在

最後要說的是「供應」,也是筆者認為目前對樓市構成最大影響的因素,更是目前壓力的所在。眾所周知,發展商的庫存量至今仍高企,為了減低利息開支,發展商當然要加快賣樓,但有很多人會誤解,以為發展商必須清空存貨,樓市才可現生機。這種想法絕對是錯誤的,因為當發展商手上存貨已沽出三分之一至一半左右,息口壓力及財政壓力也逐漸消失,如此,發展商無須大手減價散貨,樓市壓力隨之減少,並且可以逐漸恢復活躍,樓價回升的日子也不遠了。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