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低空經濟在載人交通方面潛力大,圖為載人無人機在廣州中心城區飛行。(敖敏輝攝)

文/敖敏輝

21日,廣州發布《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條例》,2月28日正式施行,這使得廣州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內第二個以立法形式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壯大的城市。早在2023年,深圳便全國率先實現低空經濟立法,為產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當前,香港亦在推出支持低空經濟的系列舉措,今年有望迎來加速期。同為大灣區三個核心引擎城市,廣州、深圳扶持低空經濟的做法,至少在四方面對香港有啟示,乃至借鑒意義。

首先,要有步驟、系統地謀劃低空經濟發展策略。去年5月,廣州出台《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為低空經濟發展設定方向,搭建框架;2個月後,廣州又出台《廣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提出了發展低空經濟的具體路徑和措施。今次,廣州又以立法形式,為低空產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對於香港而言,發展低空經濟,不能急於求成,但又等不起。只有有步驟的、系統地謀劃低空經濟支持政策和法律保障,才能掃清障礙,暢通渠道,助力低空經濟「起飛」。

其次,要充分用好特別行政區自治權、立法權。深圳率先在全國推出低空經濟立法,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區域立法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權。廣州雖然晚了一年多,但作為省會城市,在調動行政資源、法律資源、產業資源方面,比其他城市有更大的空間。香港作為國家的特別行政區,擁有高度自治權,在立法方面比深圳、廣州有更多的自主性和操作空間。香港應用好這種優勢,在空域管理、應用場景開拓等方面盡早進行條例修改乃至設立新的法條,為本地低空經濟護航,同時為大灣區乃至全國低空經濟發展探路。

第三,發展低空經濟,要全面調動政府各部門的積極性、主動性。此次廣州《條例》除了空管委、工信、交通、規劃、公安、氣象等部門,其他政府職能部門也幾乎全員納入分工,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力度非常大。廣州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低空經濟涉及國計民生的各個領域,哪一個環節動作慢了,都會成為低空經濟產業鏈上的掣肘,制約產業整體的發展。

第四,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早謀劃,適度超前。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未來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廣州之所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實現扶持政策「三連發」,很大一個原因是,廣州傳統產業佔比高,特別是在房地產、汽車產業低迷的情況下,GDP增長略顯乏力。當前,香港經濟對金融、貿易與物流等傳統產業仍有較大依賴性。過去幾年,香港在發展創科產業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未來,包括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代表性產業方面,香港應早謀劃,並適度超前。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在傳統產業經濟增長乏力後才後知後覺,屆時,主動權很有可能已無法掌握在自己手中。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