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和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的生態學家發現,傳統宗教儀式「放生」中將混種石斑魚釋放到香港沿岸水域的行為,可能帶來嚴重的生態風險。
沙巴龍躉是一種通過水產養殖、由老虎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與龍膽石斑(Epinephelus lanceolatus)雜交而成的混種魚,因其體型具大、成長迅速而深受市場青睞,因而成為香港魚市場中的常見物種。由於價格相對便宜且體型顯眼,沙巴龍躉成為「放生」活動中的熱門選擇。然而,這種本屬善意的行為卻對生態環境造成重大的影響。
研究發現,沙巴龍躉具有獨特的生態棲位(ecological niche),流入本地海域後可成為強勢的捕食者,嚴重干擾本地海洋的生態系統。該研究首次運用先進的DNA元條形碼技術分析沙巴龍躉的食性,強調須加強公眾教育和採用保育措施,以減少不必要的生態破壞。研究結果已發表於《魚類生物學與漁業評論(Reviews i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期刊。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與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的Celica SCHUNTER教授表示:「研究結果表明,沙巴龍躉並非普通的外來物種,它極有可能擾亂食物鏈,進而破壞沿岸生態系統的平衡。」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港大生物科學學院與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員鍾炘熾強調,必須正視放生行為的潛在風險:「本研究突顯了加強監測與管理的必要性,以減輕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帶來無意的影響。」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