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香港人口持續老化,口腔服務的需求殷切。香港大學牙醫學院林宇恒教授的團隊研發手機程序GumAI,利用人工智能和流動健康技術,快速確定不同位置牙齦健康狀況,精確率超過90%,讓使用者能及時發現口腔問題,盡快護理改善,有助紓緩香港牙醫服務短缺問題。團隊昨日與立法會議員陳沛良、鄧家彪協辦「AI牙科檢查服務進社區開展計劃」,為60名已預約長者提供免費服務。
議員冀服務延伸至全港18區
鄧家彪介紹,該計劃為期3個月,每兩三星期為長者進行檢查,最後對比其口腔情況,評估GumAI在社區試行的成效。由當區居民組織組成的義工隊伍,在港大牙醫學院專業指導下完成培訓,使用GumAI為長者進行牙齦檢查。
陳沛良期望在議員、學術機構及企業協作下搭建多方參與的平台,逐步擴大GumAI的服務覆蓋範圍,將服務延伸至全港18區,讓更多長者能受惠於便捷且高效的口腔健康管理服務,實現「預防勝於治療」的目標。
林宇恒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GumAI口腔檢查過程僅需數秒,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給口腔拍照後,程序即可快速分析牙齦健康狀況。檢測結果以顏色標示口腔不同位置的健康狀況:紅色代表情況不理想,黃色代表要加倍注意,綠色代表口腔狀況良好,方便義工團隊及長者理解,盡早識別潛在的口腔問題,並提供個人化口腔護理建議。
GumAI已在醫院完成第一階段測試,通過多次數據收集及改良,GumAI至今已對逾3,500名香港市民的牙齦健康進行分析,其結果與專業牙醫的分析進行比對後,證實GumAI精確率超過90%。
根據醫務衞生局於2022年向立法會提交有關「公營牙科服務不足問題」的報告指出,市民在政府牙科診所進行一次普通檢查需輪候12個月至18個月,進行「杜牙根」(根管治療)等較為複雜的治療則要等待39個月。林宇恒表示,推廣GumAI有助市民預防口腔疾病,分流出有嚴重牙患市民盡快求醫,實現「預防勝於治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