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張帆 廣州、上海報道)作為一家位於內地的全球最大數字化戶外傳媒集團港澳分公司銷售負責人,港人Sandy每周至少一次要搭乘火車往返穗港之間,對接國內外業務。除了新冠疫情期間之外,這種跨境高頻的商務出行保持了20多年。大灣區內地城市有約50萬港人長期在此工作、居住和生活,像Sandy一樣每周甚至每天往返粵港的港人不計其數。
內地和香港發達的高鐵、公路、民航、水路交通,編織成了一張強大的便捷出行網絡。與Sandy一樣,愈來愈多港人搭乘高速行駛的列車往返兩地,飛馳的列車成為人們事業與生活的「加速器」。
上世紀九十年代,港人Sandy加入了香港一家高爾夫球專業雜誌社。隨着內地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快車道,高爾夫運動日益受到歡迎。為此,公司為了擴大影響力、增加業務量,派遣Sandy到內地對接品牌球會及協助編輯組採訪。
穗港從近3小時到1小時
1995年初,Sandy從香港紅磡火車站出發,乘坐廣九直通車抵達廣州東站,這是她第一次前往廣州。「當時火車站的設施還不太完善,周邊可見大片的荒地。一陣風吹起,甚至還能揚起沙塵。」當時出站時的所見所聞,至今歷歷在目。
頻繁北上出差,讓Sandy對內地越來越熟悉,也從中找到了新的發展機會。她記得,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港澳和外國企業越來越重視內地市場。之後,她先後加盟兩家傳媒和廣告公司,業務以戶外廣告為主,幫助外資企業拓展品牌影響力。從日本的大金空調到香港迪士尼,Sandy開拓的大客戶越來越多。在此期間,她在內地和香港廣告界的人脈資源越來越廣,對她的職業生涯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內地交通站點的建設和升級,為戶外傳媒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空間,也為個人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15年前,我受邀加入總部位於上海的分眾傳媒,並在大灣區設立屬地辦公點,這開闢了我職業生涯的新篇章。公司重視內部培訓及專業的提升,令我有更多機會參與公司不同大型培訓課程及活動,受益匪淺,業務發展也越來越好」,Sandy說。
從廣九直通車到廣深港高鐵,穗港火車出行從近3小時到只需1個多小時,Sandy見證了粵港1小時交通圈、生活圈的形成。特別是近年來,大灣區高鐵網、城際鐵路網越織越密,Sandy得以更方便地在廣深以外的東莞、佛山、珠海、澳門等大灣區其他城市穿梭,拓展了更多業務。
借助交通網 拓展事業寬度
香港創業青年、廣州煒峰企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梁孝偉亦借助大灣區便捷的交通網,拓展了事業的寬度。此前,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ESG認證培訓師,他在香港教育培訓行業從業14年,學生研學、企業培訓是其主營業務。2023年初,廣州東站首次開通至香港的高鐵車次。8月,他在廣州東站附近的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設立分公司,開拓大灣區內地城市業務。如今,他每個月都要往返穗港1至2次。
「起初,廣州東站到香港西九龍只有5趟列車,如今已增至十多趟,穗港出行越來越便利。另外,琶洲港澳碼頭開通,通過水路可以直達香港海港城和香港國際機場,讓我在大灣區出行有了更豐富、靈活的選擇。」梁孝偉說。
受天氣影響小 地面日行千里
在前不久剛剛公布的全國鐵路最新運行圖上,高鐵香港段新增了西安等16個站點,身在上海的施淑媛非常興奮。二十多年前就來上海創業,施淑媛在上海設立了自己的諮詢公司,主要工作是幫助國外的企業和品牌認識中國市場,推出符合中國消費者的產品和服務。近二十五年扎根內地,在為諸多海外品牌進入內地鋪就成功之路的同時,施淑媛也深刻感受到祖國各地的路越走越寬。和她這樣的商務人士生活最為息息相關的,莫過於出行。
施淑媛直言,最初的工作出行或是往返滬港,還是首選飛機。但隨着鐵路網絡越來越發達,速度越來越快,「空中飛人」們開始更享受在地面上一日千里的快樂。特別是日常出差,高鐵受天氣影響小的優勢非常明顯。她一直記得,曾經在一個周五,她在上海完成工作,需要立刻趕赴北京。無奈遭遇暴風雨,原本計劃乘坐的飛機航班取消了,幸好上海虹橋機場臨近虹橋高鐵站,她立刻轉往高鐵站買了當天最後一班的高鐵票,順利完成了次日一大早在北京的工作。「這件事讓我印象深刻,特別感謝高鐵的服務。」
方便快速 五小時內首選高鐵
與高鐵接觸多了,施淑媛的感情越來越深。根據她親身體驗,如今內地通行的高鐵列車,無論是硬件設備還是軟件服務,已經與香港沒什麼差別,相比飛機手續的繁瑣,高鐵還有安檢方便快速、座位舒適、網絡通暢等優勢。有鑒於此,現在如果五小時之內的旅程,她首選高鐵。「去年,我乘搭高鐵到過很多內地城市出差、旅遊及探親,包括北京、徐州、洛陽、惠州、南寧、杭州、泉州、麻城、福州、深圳等。下月將到北京和哈爾濱出差,我也會選擇高鐵。」
【特稿】「早上香港湖北街,中午武漢香港路」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帥 武漢報道)在香港南區有一條「湖北街」,在武漢江漢區有一條「香港路」,兩地相距1,200公里,南北遙相呼應。香港市民乘坐從西九龍站出發、終到武漢站的G872次列車,早上7時多出發,全程運行4小時49分,中午12點即到武漢站。因為始發車站在售票機制上分配的票座相對路過車更多,這使得從香港到武漢間的高鐵票將更充裕好買,不少經常往來香港與武漢的商務人士感嘆,「早上香港湖北街,中午武漢香港路」將成為他們的日常。
導演李力持:準時準點「快靚正」
香港知名導演、編劇李力持便是這條線路的乘客之一,內地高鐵普遍外形靚麗,內部舒適,運行起來時速能達到300公里,而且準時準點,乘坐感受概括起來就是「快靚正」。他還提到,近年內地微短劇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自己也進入了這個影視新賽道,「要經常到武漢等內地城市出差、回鄉探親,今後當然會更多地坐高鐵啦」,相信隨着往來更方便,香港與內地在影視產業將促成更多合作。
香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華倫近年頻頻往返於香港與武漢等內地城市,參加諸如「獅子山下—華中巡演音樂會」「莫華倫大師班」等音樂演出與交流活動。今年1月5日,武漢始發至香港高鐵列車開通讓莫華倫尤其高興,他對香港文匯報透露,平時在演出途中,自己有看音樂譜子和視頻的習慣,因為飛機上經常不能上網,讓很多演出的準備工作做不了。相比之下,坐高鐵可以放心上網看信息,接打電話也無虞,坐久了還能站起來走走。
歌唱家莫華倫:喉嚨不乾演出如常
「坐火車不需要趕遠路去機場,也不需要提前等飛機,確實很方便。」莫華倫還指出,許多做音樂的人士更有感受,那就是坐飛機喉嚨經常會很乾燥,下了飛機,要緩一緩才能唱歌,而下了火車就不一樣,基本上當晚就可以上台演出,「更多高鐵直通後,香港與武漢等內地城市交流更方便,對香港音樂家到內地演出、交流分享都會有幫助。」
從「空中飛人」到鐵路達人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帆 上海報道)港人張景文一直從事歐洲時裝品牌代理,自2009年便長駐上海。業務風生水起的同時,出差也越來越多。除了往返滬港,也需要經常到內地各個城市跑業務。過去以飛機為主要出行工具,如今飛機與高鐵的比例大約是6:4,高鐵列車成為他生活出行的重要選項。去年,他還專門體驗了新開通的滬港動臥,「香港這邊下班後,當晚可乘坐G900次列車回滬,20:05發車,第二天一早7:00到達上海,基本上可9點前到公司。既省時間又可在列車上休息。」
車站就近 車上舒適
對他來說,搭乘高鐵最大優點是車站就近,不論是在香港還是上海,離他家都很近。飛機雖然航班多,時間彈性,但是機場較遠,以上海為例,很多航班都在浦東機場,他若要趕飛機就要橫跨上海。他簡單算了一筆賬:如一趟兩個半小時的飛行旅程,從家裏到機場需要提前約兩小時到達值機,抵達後從機場出來到目的地,也需要一段時間,綜合來看,時間也沒相差太遠。
如今的張景文,已經可以算半個鐵路達人。他向香港文匯報記者展示了不少自己搭高鐵時的照片,還有特別與高鐵列車的合影。往返多了,他也見證了內地鐵路各方面質的提升。新一代的高鐵列車設計更加人性化,座位比飛機寬敞。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乘坐在高鐵上,不論用電腦工作還是用手機娛樂、點餐,或是休息,都基本不受影響。
便捷交通利港青內地發展
今年1月5日起,高鐵香港段的直達內地站點再度擴容,增至94個,很多歷史文化名城如西安、洛陽、黃山等都被納入。張景文說,他的很多親朋好友都想嘗試乘坐高鐵去內地不同的城市,沿途欣賞不同地方的風景及發展面貌。無論旅程多長,都可以在車廂內走動伸展一下,車內還有更多餐飲選擇,也可點外賣,比飛機上豐富很多。
在內地闖蕩多年,張景文對各種商機和新生事物始終保持着敏銳的嗅覺。他直言,現在內地機遇有很多,不同行業百花齊放,除了餐飲、零售、房地產等熱門行業外,比較冷門的如農務,環保、文化藝術等等也有。他相信,隨着出行更加便利,香港青年來內地發展的條件會比他們這些前輩好很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