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宋清輝

作為北京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中和農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和農信」)正在積極備戰IPO。據悉,今年2月28日港交所官網披露了中和農信在港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請,公司上市材料被正式受理,中金公司為獨家保薦人。後來由於其資料失效,中和農信近期又遞表港交所,擬港股主板上市,所以此次可稱為中和農信第二次衝刺港股IPO,今次中和農信能否一舉跨過IPO的終點線,順利拿到資本市場的入場券,市場各方正予以密切關注。

資料顯示,中和農信是一家主要為農戶和農村小微企業提供小額貸款服務的公司。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已深入10萬個村莊,服務覆蓋2億農村人口。自成立以來,公司累計為300萬名客戶提供760萬筆貸款,總金額達1,618億元(人民幣,下同)。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廣大客戶通過中和農信獲得的貸款的年化利率接近18%,與信用卡分期的利率水平相當,亦遠高於傳統金融機構的農村普惠金融產品。中和農信究竟是「真扶貧」還是「高利貸」?這一點引發了業界的高度質疑。

陷「高利貸」爭議有因

在我看來,中和農信的貸款利率和傳統銀行信用卡透支的利率水平幾乎相當,僅憑這一點來看,中和農信在招股書中稱自己提供的是「農村普惠貸款」,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其卻等同於農村地區的「信用卡」。眾所周知,由於傳統銀行信用卡產品難以下沉到廣大農村地區,中和農信正好藉機填補了這一空白地帶。而這一點恰好也是外界對其爭論不休的地方,原本中和農信並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個小額信貸扶貧項目,主要定位於「鄉村振興」,後經TPG旗下The Rise Fund、淡馬錫旗下ABCImpact、螞蟻科技集團等資本的投入運營和商業模式的轉變,繼而成為一家極為獨特的金融服務機構。但是在我看來,較高利息與普惠尚難以共存,這或是其招股數據披露之後,旋即深陷「高利貸」爭議的原因所在。

《招股書》還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和農信的業務團隊包括超過7,200名銷售人員和約12.7萬人的村級合作夥伴。其中,村級合作夥伴是比較特別的組織,其並非真正僱員,但可以拿到一定比例的服務費。與此同時,其龐大的農村服務網絡背後也存在諸多風險因素。關注到,「中國裁判文書網」就披露了中和農信及子公司曾發生的多起涉及前員工違規操作的案件,涉及金額從幾千元到上百萬元不等。

例如,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南召分公司前負責人勾長遠,在其2016年辭職之後,利用中和農信名義進行非法集資698萬元,大部分用於揮霍和償還舊債,最後因集資詐騙罪被判刑十年零六個月。

逾7200名營銷人員素質參差

在我看來,中和農信作為一家深入農村市場的公司,擁有超7,200名銷售和營銷人員深入農村直接接觸客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團隊管理的難度較大。由於其員工主要分布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分散且數量龐大,管理和監督十分不易。此外,其員工的個人素質也是導致上述違規行為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於農村信貸員素質良莠不齊,其中個別信貸員可能存在業務素質低,法紀觀念較為淡薄等現象,其更容易利用手中的權力進行違規操作。在管理如此龐大的團隊時,建議公司可以採取兩方面的措施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

一方面應建立健全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以確保所有客戶還款都必須通過正規渠道進行,並明確記錄在每一筆賬目中。另外一方面則需要引入更加先進的財務管理系統,實現客戶還款的自動化處理和實時監控。

不應使用激進催收手段

此外,農村市場的客戶還款能力差異大,部分信貸員可能因此採取激進的催收手段。關注到,在黑貓平台上,亦出現了多起關於中和農信暴力催收的投訴。對此我認為,在這種複雜市場環境中,公司應設計合理的催收流程,以確保催收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首先,應該遵守法律,尊重借款人的合法權益,決不能使用暴力或恐嚇手段進行催收。

其次,催收人員應具備較高的情商和溝通技巧,以應對不同借款人的實際情況,決不能將暴力催收當作「穩賺不賠」的工具,把巨大的衝突甩給社會消化。

作者為經濟學家,著有《中國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