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香港前沿學科發展論壇暨粵港澳大灣區平台型大科學裝置應用研討會」近日在廣東清遠舉行。(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內地-香港前沿學科發展論壇暨粵港澳大灣區平台型大科學裝置應用研討會」近日在廣東清遠召開。內地科研單位和港澳高校近年在科研合作方面的交流愈加頻繁。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總裁徐海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大科學裝置群距離香港約1小時車程,距離澳門約2小時車程,而港澳聚集了一批國際頂尖的研究型大學,設施與大學的融合,將進一步增強集聚效應,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基礎研究能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世界級的多學科研究中心。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總裁徐海山。(受訪者供圖)

本次活動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的支持下,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辦、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承辦。中國散裂中子源、阿秒激光、自由電子激光、同步輻射光源等粵港澳大灣區已建成、在建或擬建的平台型大科學裝置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各自進展,同步輻射和中子散射領域的多學科用戶代表分享了相關成果。除了平台型裝置,正在廣東惠州建設的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和加速器驅動的嬗變研究裝置也報告了其最新進展。

建於廣東東莞松山湖科學城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是我國第一台脈衝型散裂中子源。而在中國散裂中子源附近,正在建設一台阿秒激光裝置,規劃中的第四代衍射極限同步輻射光源——南方先進光源,前期工作也正穩步推進,距離不到10公里的深圳光明科學城正在建設一台高重頻自由電子激光裝置。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總指揮王生。(受訪者供圖)

「這些設施的組合將形成支撐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大科學裝置集群,推動科學研究和高新產業發展。」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總指揮王生介紹,世界範圍內很少有這幾大平台型大科學裝置建在一起的,但是大灣區這樣的嘗試必將能發揮集群效應。他舉例介紹,如果將來在散裂中子源旁邊建設南方先進光源,兩大裝置擁有眾多共同的用戶群體,在研究手段和研究領域上有強大的互補性,同時在關鍵技術和實驗方法、裝置建設和維護、開放運行和用戶支持等方面也有許多共通之處,兩者珠聯璧合,可以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深圳自由電子激光項目負責人楊學明表示,本次研討會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平台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與港澳地區的高水平科學研究之間搭建了交流平台,同時大科學裝置無論在建設還是運行階段,都離不開相互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楊學明介紹,「例如自由電子激光裝置的超導加速器、探測器、光束線等技術,都與國內多個研究所和高校建立了廣泛的技術合作網絡。」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