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上期提到的現象級離婚綜藝,目前雖正因過度「引發生理性不適」而遭全網罷看,但其最新引出的話題卻仍值得聊上一聊,那就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新近播出的橋段裏,王炸夫妻再次上演了一輪深度絞殺,殺到高潮處,第一次把雷區升級到孩子身上——在涉及離婚爭子的對話中,面對丈夫的理據「你理解不了她(女兒)」,妻子自信回懟︰「我為什麼需要理解她呢?我為她做了這麼多。孩子是我生的,你和我搶什麼呀?」

妻子這番理直氣壯的輸出,除了讓觀眾們再次倒抽一口涼氣,也讓觀察團的嘉賓們紛紛回憶起兒時糟糕的父母以及糟糕的親子關係,給他們留下的長久心理陰影。而細心的網友更發現,一檔節目,從場內夫妻到場外嘉賓,不管學歷高低,寒門貴胄,上一輩的婚姻質量竟都是整齊劃一的慘不忍睹。節目中的3對夫妻,更無一例外把自己婚姻擱淺的原因,或多或少歸咎給「原生家庭」。

8年前,一部《歡樂頌》讓不少國人記住了樊勝美一家,也學到了一個新詞:原生家庭。自此,這個以佛洛伊德為代表、來自於經典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專業詞彙成了網紅,高頻出現在國人生活中。無論是隨後的影視劇,還是面對個人失敗,「原生家庭」都意外地好使。《都挺好》因為有蘇大強、《安家》因為有房似錦她媽,成功擒獲流量密碼成為爆款。而更多的普通人,在面對人生的不如意時,總喜歡或習慣認為「都是原生家庭有缺失」的錯。至近兩年,這種思想更因社交媒體的聚焦而不斷被強調和放大:公眾號中以吐槽父母為主題的文章愈來愈多且點擊量可觀;豆瓣上有很火的小組,名字就叫「父母皆禍害」;至此輪現象級的離婚綜藝,甚至有網友形容是「一場全民精神弒母」……

一方面,原生家庭問題毋庸置疑會對兒童成長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是現時中國的原生家庭問題輻射範圍如此之廣,令人震驚。有網媒報稱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中國2019年的離婚率高達3.36‰,那一年,全國結婚947.1萬對,離婚415.4萬對。而據CNN報道稱,2021年開始實施的離婚「冷靜期」新規定曾使離婚率短暫下降,但不久又再次上升,2023年比前一年增長了25%。不僅不結婚,好容易結了的還要離,背後原因和如何改善,值得社會認真反思。

而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原生家庭」是不是正在被濫用,那道兒時的心理陰影,對於一把年紀的成年人來說,到底是傷口還是借口?甩鍋一定比勇敢面對創傷來得輕鬆,但也會把人永遠禁錮在受害者的角色裏,失去自我救贖的機會。這些困在原生家庭思想牢籠裏的人,只會繼承父母婚姻裏的糟粕,並再一次傳給子女,代代相續,永遠窒息。

1955年時,一位美國教授曾追蹤了200多個原生家庭「高危」的嬰兒32年,最後顯示至少有1/3的孩子幾乎沒受到負面經歷任何影響,並收穫了自信成功的人生。能用幸福童年治癒一生的人當然是幸運的,但不用花費一生就治癒童年的人難道不是更強大和富有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