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 宋清輝
人民幣正走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它的未來將歸根結底取決於內地改革的廣度和速度,而並非完全取決於世界其他國家接受人民幣的程度。中國一直在根據內地經濟金融發展的狀況,持續推進和優化人民幣國際化路徑,這符合中國自身利益,同時也能避免引發大規模國際金融動盪。
隨着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持續穩健運行,中國正在加速和更多的發展中國家以及發達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區協定,中國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改變國際經濟新秩序。因此,人民幣國際化與現有的自由國際經濟秩序相結合是大勢所趨。但是,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這個過程中,中國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政治、法律、軍事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困難,只有逐一克服這些困難,並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的政策,才能夠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人民幣國家化進程也將因此加速。
總體而言,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問題,筆者主要有如下四點看法。
第一,在較長時期內,人民幣國際化是美元霸權理想終結者。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在短期內必然擠壓美元霸權地位。客觀來講,人民幣國際化的真實意圖更多的是用人民幣國際化來牽制美元的霸權。與此同時,筆者認為,有關人民幣將取代美元國際地位的說法有誤,這是因為美國一定不會放棄美元的霸權地位。在較長的時期內,美元霸權可能將比美國霸權更長壽。人民幣國際化目前還處於雙邊貨幣互換的初級階段,規模和範圍不能與美元同日而語。
第二,在短期內,或很難看到人民幣的完全自由兌換。當前,人民幣雖然已實現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但人民幣資本項目下的外匯交易仍然受到相應的監管。因此,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將會必然制約其在國際市場上的流動性,從而不利於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
第三,當前,人民幣國際化的確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和政策支持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前景,但同時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展望未來,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健發展和國際合作的進一步深化,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有望大幅度提升。當然,人民幣要想成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尚需要在政策、市場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繼續作出不懈努力。
第四,展望2025年,人民幣國際化走勢預計總體上將呈現積極態勢,但面臨多重挑戰。
發展與挑戰並存
從積極方面來講,隨着中國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此舉將會從根本上提升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含金量」。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合作進程的大幅度推進,也將會為人民幣國際使用搭建更加廣闊的舞台。從挑戰與風險方面來看,儘管人民幣結算能力不斷增強,但是其計價能力相對滯後,例如大宗商品貿易中仍以美元為主,從而影響了其避險功能。再者,當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系數增加,特別是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和全球地緣政治急劇變化,此舉無疑將對人民幣國際化構成嚴重挑戰。
作者為經濟學家,著有《中國韌性》。
本欄逢周一刊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