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時期曾經編纂了一部《古今圖書集成》,到乾隆時期,乾隆皇帝也想編輯整理一部大型叢書,以凸顯在文治方面的功績。此時翰林學院的學士亦指出明朝的《永樂大典》雖然保存了許多當時已經散佚的古籍,但由於該書的類書性質,把許多珍貴的文獻拆散分類,以便按專題查閱,以致許多書籍的全貌無法看清,建議把這些書籍抄寫還原。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乾隆發出上諭,為編纂《四庫全書》,全國開始徵集珍本藏書,包括前朝的作品和本朝名著,同時任命大學士紀曉嵐為《四庫全書》總纂官。此外朝廷亦命各省督撫必須搜集及進獻圖書。

亁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四庫全書》館在京師設立,正式開展編纂工作。參加工作的有五百多人,加上負責抄寫和雜務的,總計近四千人。當時江南一帶文風鼎盛,𣎴少文人學者家中都有不少藏書,並且修建了私人的藏書樓,例如嘉興朱氏的「曝書亭」和寧波范氏的「天一閣」。為了鼓勵他們向朝廷進獻圖書,朝廷頒布了獎勵措施,凡進獻圖書一百種,獎《佩文韻府》一部,五百種以上,獎勵《古今圖書集成》一部。如果圖書是宋元珍本,那就僅僅是借而不是獻,乾隆帝會親自在書上題詩,抄寫之後歸還原主。

《四庫全書》館的大小官員,一方面竭力搜求各種書籍,一方面細心抄寫和校對。從兩萬多卷的《永樂大典》中把零星材料一段一段抄出後拼湊,恢復了五百多部珍貴文獻,這類文獻稱為《永樂大典》本。此外還有敕撰本,即清朝建立後,歷代皇帝下令編寫的圖書。採進本,即各省先後買進的圖書。私人進獻本,即私人進獻的藏書。《四庫全書》館的官員把圖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類,分別儲存在四個書庫中。從乾降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開始,到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用了二十年時間,編纂工作才全部完成。

藏書樓類似國家圖書館

《四庫全書》是傳統官方編纂的最大型的叢書,共收書3,461種,79,309卷,36,304冊,卷數為《永樂大典》的三倍半。這書的編纂陣容龐大,總編纂紀曉嵐乃一代才子,也是一位踏實的學者,參加編輯的還有戴震、王念孫和姚鼐等著名學者。為了整齊美觀,《四庫全書》編成後一律手抄,先後抄成正本七份,底本一份。七份正本分別收藏於文淵閣(宮中)、文源閣(圓明園)、文溯閣(瀋陽)、文津閣(避暑山莊)、文匯閣(揚州)、文泉閣(鎮江)、文瀾閣(杭州)等七處藏書樓內。前四處稱內廷四閣,後三處稱江浙三閣。乾隆帝下令開放江浙三閣,方便各地文人學者查閱抄寫,江浙三閣實際上具有國家圖書館的作用,在當時可說是創舉。

值得一提的是,紀曉嵐在編纂《四庫全書》期間,每得到一部書,都有專人寫一篇簡單明了的提要,介紹作者的生平、學術流派、書籍的版本、內容、考據甄別及簡要的總體評論。後來把這些提要𢑥總,編成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簡稱《四庫提要》,實際上是《四庫全書》的總目錄,共二百卷,三百多萬字。

《四庫提要》有助於全面了解中國古代學術史發展情況,為文史工作者查閱《四庫全書》相關典籍數據,提供了便捷的線索,對文化典籍參考和使用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其內容之浩大、資料之豐富,被學術界公認是《四厙全書》中價值最高的部分。此外《四庫提要》亦總結了中國古代目錄學的方法和理論,促進了近代目錄學的發展。

● 緩圓(資深中學中史科及中文科教師,從事教學工作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