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團參觀孫中山紀念館展覽。記者陳旻報道

(香港文匯網記者陳旻 南京報道)6月25日至29日,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以「尋脈江蘇 文匯兩岸」為主題的兩岸交流活動舉行。回眸在江蘇的5天行程,台灣青年戲劇演員、自媒體工作者郭行衍說,「中山陵、孫中山紀念館拉近了我們與歷史的距離,歷史就在眼前。我真希望能再停留多些時間,一個一個章回,慢慢去理解中山先生漫長的革命道路奮鬥歷程。」

此次活動,來自台灣的文化界與社會知名人士、台青自媒體代表,先後走進南京、無錫兩座歷史文化名城。在南京,交流團參觀了中山陵、孫中山紀念館、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牛首山、雲錦博物館,祭奠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探訪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與南京明基醫院。

郭行衍在孫中山紀念館內仔細觀看展陳文物。記者陳旻報道

「登上中山陵的頂端,眺望整個鐘山與天際線,更能感受到導遊老師介紹的呂彥直在設計、監造中山陵時的建築巧思,契合中山先生的精神。」郭行衍感慨道,「革命之路雖然艱辛,但終將為我們帶來光明的未來。我放下手機,體會手機無法紀錄的歷史意義。」一路上,郭行衍緊緊跟在導遊身旁,用心記住每一句講解。

孫中山紀念館內的「世紀偉人——孫中山」展覽,分為「少年萌願  立志救國」「推翻帝制  創建民國」「百折不撓  捍衛共和」「國共合作  偉大轉折」「與世長辭 萬眾景仰」「崇高精神  寶貴遺產」等六個部分。

黃花崗起義總指揮趙聲使用過的「先聲奪人」印、《黃克強先生尺牘》、《武昌開國實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北伐勝利負傷獎牌、辛亥革命戰況及軍政分府收支報銷冊、辛亥光復紀念茶壺、革命軍功牌、華僑慶祝辛亥革命用的五色旗,以及辛亥烈士後人捐贈的《歐烈士鑄行狀》、呂彥直手繪中山陵墓室圖、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關防、印、藏書印及警衛處印,宋慶齡給王安娜的親筆信等40餘件館藏珍貴文物,直接拉近觀眾與歷史的距離。

「除了紀念館內有豐富的文件檔案外,動線設計與視覺傳達都很有層次。」郭行衍意猶未盡,「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展示看版上條列了中山先生使用過或被言傳記載下來的名字,用這種角度去理解歷史,非常特別。」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