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正音——故宮昆曲萃集》(第一季)早前在上海北外灘友邦大劇院首演。

2019年,上海昆劇團首次踏入故宮,與故宮博物院開啟互訪之旅。歷經五載春秋,雙方在深耕院藏戲曲精華的基礎上,推出《太和正音——故宮昆曲萃集》(第一季),早前在上海北外灘友邦大劇院首演,從故宮博物院藏萬千典籍瑰寶中,擷取節令的華章,以昆曲古調吟唱「太和正音」。

昆曲被譽為「百戲之師」,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清宮戲曲文物,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據介紹,中國戲曲與傳統節令緊密相連,清代自乾隆年間起,凡遇立春、中秋、冬至等節令都演相應的戲曲。上海昆劇團從故宮博物院收藏的3,200多種、6,467部、11,498冊清宮戲本中,精心挑選了以「中秋」與「重陽」兩大節令為主題的《江州送酒》《中秋奏凱》《長生殿·重圓》。

這3齣戲既有選自清代宮廷承應戲《江州送酒 東籬嘯傲》《全福慶》,也有源自清代宮廷常演的傳奇戲本《長生殿》。其中,《長生殿·重圓》完整保留了《重圓》的核心旋律《霓裳羽衣》,眾天女的「羽衣三疊」更是昆曲歷史上的大場面名曲。最後,上海市戲劇家協會主席、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表示︰「希望能透過今次向觀眾展現昆曲之美、傳播中華文化之魂,也希望此次與故宮博物院的深度合作,能為其他戲曲院團打開思路。」

●文︰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