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茵 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及零售顧問諮詢
隨着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訂下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未來人才搖籃」的策略方針及目標,香港教育產業的發展獲得市場聚焦,相關的房地產配套設施,包括學生宿舍及教育中心等,也因而受到投資者青睞或營運方作擴充部署,成為市場成交的一大動力來源。
近日,城市大學就以8.8億元購入尖東加連威老道94號的明輝中心的零售基座,為一座地庫至三樓的基座商場,合共佔地七層,批核的建築面積達90,222平方呎,每層樓面面積介乎10,316平方呎至14,477平方呎。是次城市大學入市,是繼香港都會大學去年分別以近10億港元購入位於紅磡蕪湖街的「城木酒店」改建作學生宿舍用途,提供約480個宿位,以及以約26.5億元購入紅磡紅鸞道18號的甲級寫字樓祥祺中心,作為校園擴充,同時締造了2024年的最大商廈交易,又一專上院校進入房地產市場為校園的擴充經營作出收購。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專上學府外,教育機構英基學校協會亦於近日錄得一宗以約3億港元購入北角港運大廈兩層全層寫字樓,據作為全新總部用途。
未來非本地學生住宿需求有增無減
教育機構近期積極入市,除了香港的多元教育制度持續深受海內外學生歡迎外,也受到政府政策驅動所致,回顧此前施政報告中就香港教育發展提出的八項措施,包括提高非本地生限額、增大獎學金、增加宿舍供應、鼓勵合作辦學、提供師生海內外交流資助、改進非本地生留港發展的機會、北部都會區發展,以及優化「三年期規劃」等。其中,自2024/25學年起,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由原先20%,提升1倍至40%。
根據早前高力所發布關於填補學生宿舍缺口:助推香港成為亞洲教育樞紐的報告,計及本地學生需求,2023/24學年總專上學生宿位需求達126,500。隨着非本地新學額增加,學生宿位需求在2028年預期將會超過175,000。雖然政府目標於2027年前增加約13,500個大學宿位,但數字對於飆升的需求量而言,仍然是捉襟見肘。故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亦曾於媒體訪問中明言,對於合適的物業會考慮再作收購。
商廈活化有望是下階段目標
教育機構於房地產市場表現活躍,同時預演著香港經濟未來轉型的步伐,綜觀各機構的收購選址,以鄰近校園本舍作為宿舍為主,而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商廈物業目前也被看好作教學中心擴展用途為多,並隨政府積極研究商廈作學生宿舍等指定用途的活化可能,相信相關的買家將參與更多的交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