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有多個大型屋邨屋苑,是不少年輕家庭的聚居地。為支援這些家庭的需要,博愛醫院慧妍雅集家庭多元智能中心在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基金)資助下,開展「童」「里」Link UP青衣島計劃(下稱計劃),藉多元化活動,促進親子及鄰里關係,同時鼓勵年輕家庭成為義工,支援有需要的長者。計劃自2021年開展以來,成功招募超過300人參與,為青衣帶來一股義工新力量,並於近日獲基金頒發「社會資本卓越計劃獎」。
多元化活動 促進家庭關係
談及計劃初衷,服務經理Joseph表示:「我們的中心在青衣服務多年,有街坊曾反映,這區有三大挑戰,就是『斜路多』『無嘢玩』『美食少』。加上早幾年疫情期間,不少家庭在家『困獸鬥』,難免產生磨擦,影響家庭關係。有見及此,計劃以身、心、靈健康為切入點,為區內家庭提供一系列新穎有趣活動及義工機會,讓居民不單享受天倫之樂,更將健康及歡樂訊息帶到社區每個角落。」
計劃設有各式各樣的親子活動,例如穴位按摩、新興運動體驗、和諧粉彩、小丑藝術等,有動有靜,吸引不同居民參與。對於當中的亮點,Joseph介紹:「我們與大學合作,設計一套具青衣社區特色的『社會資本桌遊』, 讓參與家庭於桌遊中互動,以及增加對社區的認識。」
親子義工 將「家」延伸至社區
計劃強調「童」及「里」,顧名思義,除了注重以親子活動連結家庭之外,亦希望拉近鄰里關係。計劃發展多個親子義工隊,鼓勵參加家庭善用所學的新技能,幫助有需要的長者及基層家庭,例如「青衣食乜餸」由喜愛烹飪的兒童及婦女組成,負責製作愛心膳食,上門探訪長者;「我的小丑爸媽」定期設置街站,以扭氣球及魔術表演傳遞快樂信息;「運動拾義人」主力連繫區內學校及社福單位,組織新興運動班,與區內的老中青幼一起強身健體。
Joseph樂見義工隊各司其職,不論對義工個人、家庭及整個社區,都帶來正面改變。他分享一個例子:「有位小朋友最初參加計劃時,總是害羞地躲在媽媽身後。但經過多次活動及義工服務,他變得越來越開朗,學會跟別人相處。現在每次探訪獨居長者,他都會主動關心慰問及表演,逗得一眾老友記笑逐顏開!」
回望過去幾年,Joseph認為計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他舉例說:「雖然計劃已完結,但不少居民仍繼續參與我們的『青衣鄰住傾』平台,定期交流社區事務及商討改善方案,為社區出一分力。」可見居民已視青衣為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家。
社會資本動力獎 凝聚跨界力量 打造幸福社區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轄下的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於2002年成立,至今資助超過500個於各區開展的社會資本發展計劃,推動市民及社會各界發揮凹凸互補精神,齊心建立跨界別協作平台及社會支援網絡,從而建立互助互信、守望相助、社區凝聚力等社會資本,讓個人、家庭及組織互相支援,令社區能力得以提升。為表揚及嘉許對香港社會資本發展有貢獻的個人義工、企業和機構,基金舉辦「社會資本動力獎」嘉許計劃,並於2024年向五個資助計劃頒發「社會資本卓越計劃獎」。有關詳情,請掃瞄二維碼參閱基金網頁:www.ciif.gov.hk
特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