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生
自疫情後通關以來,香港已融入大灣區,並且善用優勢資源。例如嗇色園便將預先在內地組建好的整座房屋,通過港珠澳大橋直抵香港裝嵌,以一年多時間建設了數百間過渡性房屋,解決了逾千「劏房戶」之急,扶貧解困。藉此煥發正能量,團結各界互助互愛,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
香港地少人多,房屋問題嚴重,許多人居住環境欠佳,而輪候政府公屋往往要等上多年。適逢政府推行有關過渡性房屋的項目,嗇色園便利用了黃大仙祠附近的一幅空地,興建過渡性房屋,幫助有需要家庭暫時解決燃眉之急。
有別於傳統的過渡性房屋,整座組裝屋以石屎建造,採用經濟又環保的組裝合成建築技術,減少了施工時間及建材的浪費,全部預先在東莞和惠州完成組裝,包括已上好油漆及安裝管道,更要符合政府的體積規定,經由陸路運送到香港,就在嗇色園外面的公地組裝,然後接駁水、電等設施,就大功告成。
房屋的外牆顏色繽紛活潑,原來是出自嗇色園監院李耀輝博士的設計——他希望入住的人士都充滿歡樂,為每個家庭增添喜悅的氣氛,因此命名「可悅居」。
「可悅居」提供幾類單位戶型,有1至2人居住、3至4人居住,面積約18平方米;還有無障礙單位,較寛敞約28平方米,方便需要坐輪椅的人士居住。每個單位均設置抽氣扇、電熱水爐、獨立洗手間,負責人徐咏笙女士還告知,他們有幸找到一位善長捐贈空調,現時全部單位都安裝了空調,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坐落於獅子山下擁有逾百年歷史的嗇色園和新近落成的「可悅居」,真正體現了我們香港市民引以為傲的「獅子山下」精神,且以這首經典名曲的其中歌詞,共勉——
我哋大家 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我哋大家 用艱辛努力寫上那 不朽香江名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