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帥 武漢報道)2025年迎來乙巳蛇年,在十二生肖中,蛇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內涵,佔據着一席之地。臨近新年,全國各地的不少博物館和文化機構紛紛推出蛇年相關文化活動,武漢大學生態與社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蔡磊近日在湖北省圖書館「長江講壇」上以「中華文明進程中的蛇文化」為主題進行講座,分享蛇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的演變。她指出,在當今生肖文化中,人們拋卻了蛇文化負面的內涵,對其中的美好寓意進行弘揚和承繼。現代文明對於傳統文化有繼承和選擇,是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 

●武漢大學生態與社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蔡磊在「長江講壇」介紹「蛇」文化。香港文匯報武漢傳真

蛇是生活中比較常見卻又充滿神秘色彩的一種動物。從古老的神話傳說到傳統的民俗信仰,牠蜿蜒遊動在華夏大地的各個角落,滲透着祖先的精神世界,於諸多文化載體中留下深刻的印記。由最早的圖騰崇拜,到與人性融合,蛇形象的演變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文化現象,更被認為是中華文明漫長成長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間剪紙藝術中「蛇盤兔」圖案,寓意「代代富」「輩輩富」。香港文匯報武漢傳真

遠古之蛇崇拜

「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虺即蛇,今日所常說的「龍」圖騰據說是從蛇演變而來。聞一多先生曾在《神話與詩》中考究,象徵中華的「龍」形象,是以蛇身為主體,「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毛、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鬚。」在考古挖掘的祭祀器具的花紋上,經常可見到蛇出現在上古天神的手上,或者成為他們身體的一部分,這些早期的祭祀圖案顯示出遠古時期人們的蛇崇拜。

「蛇是遠古時代人類的原始崇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氏族和部落圖騰,具有神聖的文化意涵。」蔡磊介紹,上古神話中有很多形象是「人首蛇身」,最經典的莫過於伏羲和女媧,郭璞為《山海經》作註提到「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皇甫謐《帝王世紀》裏寫「燧人之世……生伏羲……人首蛇身」,曹植在《女媧畫讚》裏也稱「或云二皇,人首蛇形」。

蛇還被一些部落認作為祖先。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註:「閩,東南越,蛇種,從蟲,門聲」,清代施鴻保在《閩雜記》裏記載「福州農婦多戴銀簪,長五寸許,作蛇昂首之狀,插於髻中間,俗名蛇簪」,最後他的結論是「簪作蛇形乃不忘其始之義」。華南地區「蛇始祖」的故事流傳非常廣泛,黎族、壯族、侗族、怒族、水族、傣族、台灣排灣族等都有相關民間故事。

亦正亦邪的蛇

每到春暖花開,冬眠的蛇開始慢慢甦醒,蛻掉舊皮換上新衣,古人認為牠具有再生能力,是長壽永生之物。進入近世,對蛇崇拜日漸褪色。因為蛇往來迅疾,並能吞食比自身大得多的動物,人常猝不及防遭到牠的傷害。甚至,有文獻描述,蛇出入地下,出現在墓葬中吞食墓主的魂魄,成為冥界可怕的邪祟,如《楚辭·招魂》裏稱:「雄虺九首,往來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蔡磊提到,在中國傳統文化裏,龍是祥瑞的象徵,代表着權威、尊貴、吉祥等諸多美好品質,而與蛇相關的成語、歇後語,常常又與陰險、狠毒等負面形象聯繫在一起,比如「蛇蠍心腸」「毒蛇猛獸」「毒蛇吐芯子——出口傷人」等。她分析,隨着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生產生活經驗的豐富,會不斷地總結一些規律,蛇文化就慢慢從神壇走向了真實的生活,不光是對蛇崇拜,對其它原始動物崇拜也都走向慢慢消退。

生肖文化寓吉祥

作為長期從事民俗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學者,蔡磊注意到在今天的蛇文化意象裏依然留有遠古時代蛇崇拜的影子。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江蘇宜興當地人認為是蛇的生日,家家戶戶都會用米粉做「米粉蛇」,蜿蜒曲折如蛇身盤繞一樣,周圍放置很多象徵蛇蛋的米粉團,寓意多子多福。蛇機智靈活,善於招財,而兔子柔順溫和,善於守財,在很多地方民間剪紙藝術中經常見到蛇首兔頭相對或者蛇屈環繞兔身的圖案,「蛇盤兔,代代富」,表達子孫興旺的願望。

「春節生肖文化裏,所有的生肖都寓意吉祥,都是『瑞獸』。像大家在蛇年祝福『巳巳如意,喜樂平安』,這體現了現代文明對於傳統文化的繼承和選擇,蛇文化裏負面的內涵可以拋卻,而美好的寓意則得到積極弘揚和承繼,這也是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蔡磊稱。

●蔡磊祝福香港文匯報讀者:「巳巳如意,喜樂平安!」。香港文匯報武漢傳真

蛇精化為女子 從邪惡狠毒到展現人性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帥 武漢報道)秦漢以來盛行「物老成精」的觀念,人們認為一些動植物吸天地之靈氣,年深日久可以修煉成精。在民間傳說中有許多關於蛇修煉成精,幻化成人的故事。這些蛇精多為女性,且相貌美麗,她們有的邪惡狠毒,專以美色迷惑男子,然後吸取其精氣,以提高法力;有的善良忠貞,與人相戀,演繹出動人的愛情故事。

關於蛇精幻化成女子的文字記載,最早可見於唐谷神子《博物誌》中的《李黃》《李琯》,其後還有宋代話本《西湖三塔記》。這三個故事講的都是一男子被白蛇所變的美貌女子所迷惑,與之相處後死於非命。如《李黃》中故事主人公李黃和一個白蛇變成的寡婦同居了幾日,回到家後便感到頭暈目眩,隨後臥床不起,家人揭開被子一看,發現他的身子都化成了水,只剩下頭。

「至明清後,蛇精形象開始更多地展現人性的色彩,最典型的是白蛇傳說中塑造的白素貞形象,她善良勇敢,對待愛情堅貞不屈,為了捍衛自己的幸福而敢於和惡勢力作鬥爭。」蔡磊稱。

有內地文化學者認為,「白娘子」的形象成型於明末著名小說家馮夢龍所輯話本小說《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其收錄在《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文中主要人物是白娘子、許宣、小青、法海,設置有遊湖借傘、訂盟贈銀、庭訊發配、付缽合缽等情節,與今日熟知的《白蛇傳》的構架幾乎一致。在這篇故事中,文學中的蛇不再是「無惡不作」「成精害人」,而賦予了「人」的真實性格。

中大展24件蛇文物 探尋中國蛇形象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小凡)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正在舉辦「乙巳說蛇」展覽,精選24件套與蛇相關的館藏文物,以探討蛇在中國歷史中的不同形象。

●「山東嘉祥武梁祠畫像石拓片」。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展覽分為「神巫之蛇」、「靈物與毒物」、「紋飾與畫像」三部分。中大文物館副研究員童宇博士介紹,相比其他生肖,蛇相關的文物不算多,但在中國人的信仰體系中,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動物。今次在中大文物館館藏中挑選出24件「蛇文物」,在全港都算是較為珍貴的一次亮相。

●清王素「十二生肖故事掛軸(蛇)」(局部)。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人首蛇身 畫像石中的神話

蛇無足,能吞食較自身更大的獵物,又有蛻皮等習性,在自然界中獨特而神秘,自古被先民所敬畏。華夏神話中人類先祖伏羲與女媧為人首蛇身,今次展出的「山東嘉祥武梁祠畫像石拓片」便印證了這一神話形象。該畫像石分為四格,由下至上分別描繪:車馬出行、刺客故事、孝子故事、古代帝王四則。其中,古代帝王的最右端刻畫了兩個人首蛇身的人物,根據榜題,其中一人為伏羲,由此推定另一人身份為女媧;二人蛇尾交疊,象徵生育;伏羲手握畫直線的矩,女媧則握有畫圓的規。

這種蛇身神形象在漢代廣為流行,又見諸各地畫像石。在展出的另一幅「重慶江北區盤溪蘇家院子磚室墓畫像石拓片」中,女媧和伏羲則分別手握排簫和波浪鼓,相傳二人是人類音樂的始祖。

●「重慶江北區盤溪蘇家院子磚室墓畫像石拓片」中,女媧和伏羲分別手握排簫和波浪鼓。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印中窺蛇 神物與靈物

蛇身神之外,也有不少神巫以蛇為飾或能控蛇,有所謂「珥蛇」、「操蛇」或「踐蛇」之稱。「珥蛇」即「以蛇貫耳」;而「踐蛇」在《山海經》中多見於鳥身神,或即鷹蛇互搏的情景再現。這類神巫多為管理山海的地方神祇。

●展示珥蛇、操蛇的印章。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神話中的蛇身神的地位往往高於操蛇神,或反映出蛇的重要性:創造世間萬物的神靈為蛇所演化,具有蛇軀;而管理自然的神祇則透過珥蛇、操蛇等展露神性,形象漸向人靠攏。展覽中的「持戈執蛇鳥人銅印」等印章正顯示了這一點。

●《端陽圖冊》描繪紅黑相間的蛇。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蛇作為靈性動物在秦漢時代備受推崇,甚至在官印鈕制中佔一席之地,展品蛇鈕秦「襄陰丞印」便是一例。當百官所用動物印鈕主要為龜,亦有魚,加上蛇,均為靈物。

●蛇鈕秦「襄陰丞印」。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五毒」與端午聯繫緊密

蛇與蜈蚣、蠍子、壁虎和蟾蜍並稱「五毒」,而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因此在端午節有種種求平安、避五毒的習俗,五毒圖案在此被賦予了節慶意義。「五彩天師五毒紋盤」正顯示了這一點,內外青花五彩裝飾。內底繪張天師斬五毒圖,張天師持劍立於樹下坡地上,周圍描繪蟾蜍、蠍、蛇等。內壁繪相間排列的菖蒲葉、折枝石榴花、艾草等。

●五彩天師五毒紋盤。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蜿蜒體態衍生紋飾美學

象徵四方星宿的四種神獸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中,玄武形象極為特殊,它由蛇與龜組成。童宇表示,從藝術角度來看,青龍、白虎均為直線形,朱雀亦極具動態,而龜相比較為死板,因此用蛇與之做配,可以中和其形象,使「四象」達到協調。

●湖北省博物館館藏的「鎏金銅玄武」。

東周時代青銅器進入革新期,以蛇相互纏繞為靈感,配合模塊化紋飾鑄造技術而產生的蟠虺或蟠螭紋成為當時最具代表性的銅器紋飾:今次展出的「蟠螭紋青銅鑑(春秋晚期至戰國初期)」便為印證,通過蛇軀線條的交疊,可以在平面中營造出空間感,紋飾大量重複,又呈現繁縟的視覺效果。這類紋飾廣為流行,反映出時人普遍信仰。

畫蛇作品相對罕見。展覽中展出王素一軸講述唐人李紳夢中化蛇,為僧人所見的靈異故事。

乙巳說蛇

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6月21日(逢星期四及1月28-31日休館)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展廳 II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