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展出的月球樣品。(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 攝)
現場展出的月球樣品。(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 北京報道)「問月——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展」28日在北京天文館開幕。記者現場獲悉,展覽分「說月」、「攬月」和「踏月」三個章節,從宏觀到微觀,帶領公眾一步步揭開嫦娥五號月壤的神秘面紗,展示共計0.6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涵蓋了月壤的各種形態。除了嫦娥五號的月壤樣品外,展覽還展示了阿波羅17號採回的月岩、西北非月球隕石等極為珍貴的月球樣本。

現場展出的月球樣品。(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 攝)

據介紹,展覽通過精密的機械臂、大直徑半球透鏡、體視顯微鏡、XCT掃描和三維數字重建技術展示月壤,公眾可通過肉眼及顯微鏡「零距離」觀看月壤,探尋月壤的真實狀態。通過增強現實(AR)技術,公眾可以沉浸式體驗嫦娥一號、嫦娥四號和嫦娥六號 「繞月」「落月」和「採樣返回」過程,切身感受中國探月工程的「繞」「 落」「 回」三步探月過程。公眾還可以通過手機錄屏和拍照的方式記錄、分享深空探索的震撼和魅力。

現場展出的月球樣品。(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 攝)
現場展出的月球樣品。(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 攝)

此外,展覽結合各式月壤模擬物和相關資料,展示中國在月球研究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通過礦物結構圖和嫦娥石理想晶體結構圖,介紹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中發現並命名的新礦物——嫦娥石。這是中國科學家發現的首個月球新礦物,也是人類發現的第六個月球新礦物。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在月球發現新礦物的國家。現場還展示了歐陽自遠院士團隊編制的《月球全月地質圖》,這一重要成果為全球科學界提供了寶貴的月球研究資料。同時,通過模擬月壤以及月壤磚等多種展示材料,公眾將有機會深入了解模擬月壤與月壤原位利用技術的最新進展。這些展品不僅揭示了未來月球基地建設的可行性,還展示了月球原位資源利用的潛在方案,為人類探索和開發月球資源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

現場1:1模型還原月球採樣過程。(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 攝)

開幕當天,主辦方還特別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秋立以「探月工程返回樣品解密月球持久活力」為主題作科普公眾講座。講座圍繞「月球上是否存在更年輕的火山活動?」開展講述,介紹科學家如何通過研究嫦娥五號、嫦娥六號月球樣品推斷月球火山活動時間,讓公眾在參觀展覽的同時,更加深入地了解月壤的科研價值,講述月球樣品背後的科學故事。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