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魏翔及史策上演一場笑料不斷、驚險迭起的營救熊貓大作戰。

(文︰徐逸珊)踏入2024年最後一個月份,12月的香港正沉浸在一股熊貓熱潮之中。這種可愛的熊貓,不僅是中國的國寶,更是全球認知度極高的稀有動物,其形象已超越國界,成為各地文化的符號。隨着電影《熊貓計劃》的上映,更進一步加強了熊貓在香港及全球的影響力。 

電影《熊貓計劃》以熊貓憨態可掬的外表和獨特的行為,贏得了觀眾的喜愛。自香港回歸以來,中央政府先後贈送了多對熊貓,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盈盈」和「樂樂」。2007年,這對熊貓的到來讓香港人興奮不已,而盈盈經近5個月孕育期,今年8月成功誕下一對龍鳳胎;同時,《熊貓計劃》於國慶黃金檔期在內地上映,錄得3億元人民幣票房的成績,這雙重的喜訊再次為香港錦上添花。

成龍主演的《熊貓計劃》在內地票房大收3億元。

熊貓成為和平友誼象徵

這對龍鳳胎的誕生讓人體會了大國寶在港生育上的成功,更無疑地使電影《熊貓計劃》成為國家社會文化的盛事。熊貓一直被公認為可愛的動物,其背後更承載着深厚的外交意義。「熊貓外交」在每一個發展階段均受到國際社會大量關注,翻查資料,自1957年以來,熊貓已成為中國外交的重要橋樑。蘇聯是第一個獲得中國贈送大熊貓的國家,而中美之間的「熊貓外交」始於1972年,這一歷史時刻亦標誌着中美關係的開啟。

從1957年到1982年,先後有20多隻大熊貓分別贈送給蘇聯、朝鮮、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墨西哥、西班牙、德國這9個國家。1982年之後,「熊貓外交」的形式也由「贈送」轉變為「租借」。

「熊貓外交」令熊貓作為全球文化符號的地位獨特且不可替代,並成為和平與友誼的象徵,加上成龍大哥在電影生涯中一直以最標誌性的「計劃」系列,如《A計劃》、《飛鷹計劃》、《超級計劃》、《寶貝計劃》等,透過今次的《熊貓計劃》,將國家、國寶、電影及計劃等這各種文化的傳遞連成一體。

熊貓形象融入西方文化

熊貓的影響力不僅限於經濟外交領域,還體現在媒體文化上。牠們經常出現在電影、動畫和紀錄片中,進一步增強了其在全球的知名度。其中,2008年第一部上映的美國3D動畫電影《功夫熊貓》系列,至今已推出第4部,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這部電影成功地將熊貓形象融入西方文化,並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全球對以熊貓為主角的電影的關注始於1972年熊貓外交的開展,其中亦因為被獲贈熊貓而製作的電影有1972年,由宮崎駿負責劇本的日本動畫《熊貓家族》(Panda!Go,Panda﹗);其次,則純粹以熊貓為題的包括1995年美國電影《小貓熊歷險記》(The Amazing Panda Adventure)、2024年韓國紀錄片《再·見熊貓福寶》等等。不過,這些不同國籍的電影與世界各地的接軌,證明了1972年至1982年之間中國送贈熊貓的外交政策的成功。

此外,值得港人驕傲的是,1987年無綫電視台破天荒自家製了第一部動畫片《成語動畫廊》,將熊貓設定為專業博士,來教育小朋友解說成語。

成龍片中營救熊貓行動

《熊貓計劃》將於12月12日在港上映。
電影加入不少動作元素,輕鬆有趣。
戲中,Jackie Chan(成龍飾)受邀領養超人氣熊貓寶寶呼呼。

回顧這股熊貓熱潮,電影《熊貓計劃》即將於12月12日在香港和澳門正式上映。這部由張欒執導,國際殿堂級巨星成龍、魏翔、史策、韓彥博、賈冰等演員主演,以熊貓為故事的軸心,融合了動作元素和輕鬆幽默,講述國際功夫巨星Jackie Chan(成龍飾)受邀領養超人氣熊貓寶寶呼呼。然而,呼呼獨有的「大細眼」基因,卻引來了國際犯罪組織的覬覦,他們不惜以天價懸紅,誓要奪走熊貓呼呼。面對突如其來的奪寶危機,Jackie Chan與金牌經紀人大衛(魏翔飾)及熊貓保育員蘇小竹(史策飾)攜手組成「呼」寶聯盟,展開營救熊貓的行動。

魏翔飾演金牌經紀人大衛。

【星光 印花】送《熊貓計劃》換票證

由羚邦娛樂有限公司送出《熊貓計劃》電影換票證30張予香港《文匯報》讀者,有興趣的讀者們請剪下《星光透視》印花,連同貼上$2.2郵票兼註明索取「《熊貓計劃》電影換票證」的回郵信封(填上個人電話),寄往香港仔田灣海旁道7號興偉中心3樓香港文匯報副刊部,便有機會得到換票證戲飛兩張。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