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子建出席「QS高等教育亞太峰會」論壇對話環節。教大供圖

我最近出席於澳門舉辦的「QS高等教育亞太峰會」,探討「微掌握(micro-mastery,或譯為微精通)」技能相關議題。「微掌握」是指發展專長和學習很多微小技能,而非要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從個人發展角度,「微掌握」使腦部神經元聯繫有經常性活動,而學習不同的技能,可以培養個人的博學多才(polymathic)。而以課程與教學的視角來說,「微掌握」可引申為把學習內容或任務拆解為微小或較小區塊,例如讓八段錦分為八式,學習者針對每一式練習,再逐步整合成為全套功夫。

就社會經濟發展脈絡而言,「微掌握」的出現可能意味着下列原因。一)職場環境變化使較長時間較專門的學位課程,不能及時或充足地滿足學習者的部分需要或僱主期望。二)學習者期望多學不同知識技能,希望博而不精、實用而不專精;部分或沒持續興趣或能力學習門檻很高的學位課程。三)部分專業要求持續專業發展,除了聆聽講座、閱讀、個案研究外,「微掌握」也可成為學習的取向/安排。另外,AI(人工智能)新興教育科技的出現及後疫情時代的變化,也使學習者與教學方式改變。

至於「微掌握」技能的內容,據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未來工作報告》指,分析性思考、創意思考、AI及大數據將在2027年成為需求最大的技能,同時人們對領導力、社會影響力、好奇心和終身學習等技能的需求亦不斷增加。這些趨勢對以系統性和理論性知識為主的傳統學習產生衝擊,一方面我們要重視面向未來的「通用/21世紀素養」,另一方面則強調情景化和實用性任務的學習,以及配合時代發展所需的科技能力。

搭配微學分 明確評核標準

「微掌握」技能,某程度上亦可與微學分(micro-credentials)的發展聯繫起來。據學術界分析(經筆者修訂),微學分有以下特徵:1)聚焦學習成果的紀錄,核定學習者所知道、能理解或者能做的能力;2)包括建基於已界定標準及由可信賴(課程)提供者的評核;3)有獨立價值,同時也許能貢獻或互補其他微學分或較大的學分,也包含先前學習的確認;4)滿足相關質素保證要求的標準。另一些學者則指,微學分具有個人化、能力為本、彈性及較低成本、有效率和鼓勵合作的好處。

部分海外大學正回應微學分發展,積極開發獨立課程及分拆現有課程;澳洲則發布了《國家微學分框架》,指出微學分有成果為本、回應工業需求,經裁剪以及支持終身學習,及具透明度和容易取得等特點。

香港亦有部分大專院校開始發展微學分或微證書課程,個人認為這是可喜現象,要進一步研究和開設「微掌握」和微學分,可考慮下列環節:

一)學術機構和大專院校與業界合作,共同開發配合職場所需能力而具應用性的微課程;二)結合教育科技,以具彈性而個人化的學習方式學習微課程;三)評審機構和大專院校共同合作,建立具公信力的確認和質素保證機制,並逐步連接至可累積和可堆疊的較大學分課程或資歷,以鼓勵學習者透過「學分銀行」形式,累積學分去兌換學歷或非學歷證書,促進職業教育和終身學習發展。

●李子建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區域教育發展與終身學習教席

註:文章版權為作者擁有,參考文獻從略。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教育大學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立場或觀點。

介紹:本欄由教大校長李子建領銜,教大資深教授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熱點議題、教育趨勢研究,以及教育政策解讀的觀察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