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特約記者 周天梧 倫敦報道)英國工黨新政府上台後,銳意改善NHS服務質素,包括宣布在兩年內向英格蘭NHS額外注資226億英鎊(約1,756億港元),並承諾要將NHS整體的病人平均輪候時間由目前的18個月,大幅縮減至18個星期。不過專家指出,單靠增加撥款是無法改善NHS的輪候和服務狀況,唯有從根本改革NHS的運作模式才是出路。
目前NHS面對的最大問題是人手及資源不足,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4月至6月)英格蘭NHS一共有接近2萬宗手術需要臨時取消,主要原因是醫護或病床不足,尤其是當時住院醫生罷工爭取更高薪金,令到原本已經緊張的人手更顯不足。
專家建議引入新技術提升效率
針對輪候時間長的問題,工黨政府承諾透過增加資源,讓NHS每周能處理的手術及看診宗數增加約4萬宗,從而達到將輪候時間縮短至18周的目標。在上月底公布的預算案中,工黨政府就率先宣布向NHS額外注資226億英鎊作為日常營運開支,並額外再撥款31億英鎊(約240億港元)作為資本開支。
不過分析指出,這筆金額看似龐大,實際上卻是杯水車薪,而且大部分增加的預算會被原有的加薪計劃和成本上升等吸收,病人能夠直接受惠的部分基本是微不足道。
此外,專家也對工黨的增加手術和看診數量計劃成效表示質疑,認為在當前NHS整體輪候數超過760萬的情況下,每周增加4萬宗手術和看診根本無可能讓輪候時間降至18周以下。
專家建議要從根本去改革NHS現有運作,首先是引入更多新技術去提升效率,另外亦應減少手術前後的覆診次數。專家亦建議NHS應該更積極去篩查輪候名單,將已經不需要治療或覆診的病人剔出名單,例如那些已經轉用私家服務甚至是已經過世的病人,從而減少提醒病人覆診等行政工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