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環境改善 大中華區併購明年迎回升
2022年美聯儲開啟加息周期,令近年大中華區的企業併購活動表現轉弱。不過瑞銀指出,隨着美聯儲於今年9月開始新一輪減息周期,相關情況有望於明年扭轉。瑞銀投資銀行亞太地區併購部聯席主管盧穗誠昨表示,考慮到明年利率將逐漸回落、私有化和私募基金活動預期更趨活躍,加上外國公司有意出售中國資產與業務所推動,料大中華區併購交易額將結束3年跌勢,按年至少回升15%。而隨着利率環境改善,明年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個案也將陸續有來,包括更多較大型的私有化交易。●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
盧穗誠指出,受累高利率環境及地緣政治風險,今年併購市場表現欠佳。截至11月29日,年內大中華區的併購交易量僅2,970億美元,按年跌一成;該行預計今年大中華區併購交易額為3,250億美元,按年下跌約15%,為連續3年錄得下跌,而且金額可能創下15年以來新低。不過,考慮到明年利率趨穩,私有化和私募基金更為活躍,大中華區併購交易額將結束跌勢,估計按年至少升逾15%。
監管趨緊 大型併購缺土壤
不過他同時指出,雖然預期明年及2026年大中華區的企業併購活動將有健康增長,但併購交易額仍然未完全恢復至2023年的3,810億美元水平,更遠低於2021年高峰的6,000億至7,000億美元。因為現時基本面與當年有別,進行大型併購所涉及的貸款成本高,而且在國際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下,相關併購亦容易引起各地監管機構注意,特別是與半導體、人工智能相關等敏感高科技行業,可能牽涉政治及監管審批,監管機構審批時間普遍較長,導致進行大型併購交易變得更困難。而他相信這些因素未來3至4年會持續影響大中華區併購交易活動。因此,他認為基金或企業在選擇併購目標時會較為務實,例如會避免進行相關行業的大型併購。
中國企業積極尋找海外併購
另外,受規模及融資成本因素所影響,盧穗誠預料私募基金交易會由多個持份者合作推動。而中國企業一直都有留意海外市場併購機會,特別是歐洲市場,包括汽車、人工智能及醫療保健板塊,只是交易規模多數在10億美元或10億歐元以內,相信明年這一趨勢將持續。他續指出,現時中國私募基金亦更加留意歐洲、東南亞等海外機會,亦尋求在日本及韓國開設辦公室,坦言過去12至18個月接獲不少具中資背景的私募基金查詢日本及韓國的項目併購機會。至於海外公司繼續尋求出售或增持中國業務趨勢。
至於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明年1月再度擔任美國總統後,中美之間的併購交易會如何發展時,他認為這個議題需時觀察,但暫時未見受關稅影響公司的併購交易速度有明顯加快。
另一方面,盧穗誠預計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個案在今年底起至明年陸續有來,包括更多較大型的私有化交易,但可能涉及幾個合作方一同參與,以解決融資問題。另外,當被問及港股估值偏低,近期亦多見疑似收購戰而惹敵意收購疑雲時,他認為香港出現敵意收購的可能性較低,因為在香港現有的制度框架下,要進行敵意收購的難度相當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