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煒
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與香港工商界代表交流時指出,香港不能僅靠傳統優勢「一招鮮、吃遍天」,必須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在變局中打開香港新天地。他敦促香港要大力推動創科發展,加大創科資源投入,壯大創科產業規模。的確,香港依賴借助時代、政策和地緣紅利「賺快錢」的中介服務式發展路徑不可持續,必須發展以創新科技推動的新興產業。香港擁有發展創科的獨特優勢,包括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信息要素自由流通、多所大學於國際上排名領先,基礎科研和應用科研實力雄厚。但也要看到,發展創新需要巨額投入,風險較大,香港如何善用現有條件,更有效發展創科產業,這是決策者需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建立金融服務創科的觀念,創科中心和金融中心協同發展、相得益彰。
香港發展創科的經驗教訓
一、有沒有真正深刻認識到發展創科是香港的百年大計?只有真正認識到其重要性,才能集中發力、矢志不渝,操之過急,只顧賺快錢,便可能背離目標或影響信心。
深圳和上海一直緊抓創科、金融和教育發展堅持不懈,並沒有設定過多的發展目標,積硅步致千里,才有今天的成就,其他產業如文化旅遊等,是在創科、金融和教育三大主業發展後所衍生的成果。
上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後,香港與亞洲四小龍其他地區一樣,曾經出現向創科轉型的萌芽,但因為在內地居民來港個人遊加持下,房地產市場復甦,創科轉型腳步停止,導致如今香港創科發展落後於內地及周邊城市。
二、有沒有聚焦?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舉例,生動解釋「聚焦」的重要性:打仗攻城的時候,是用排炮轟炸整面城牆,還是集中火力攻擊一個點,容易取得突破?毫無疑問是後者。
創科發展有很多細分領域,如果沒有聚焦,就會分散資源,看似面面俱到,實則蜻蜓點水,無法形成集群效應。深圳的資訊產業集群、長三角的生物研發製藥產業集群,乃至合肥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都是集中資源、聚焦發展的成功案例。
三、財政收入有沒有用對地方?過去多年,賣地收入都是香港、深圳、上海的主要財政來源,不同的是,深圳、上海從長遠布局,將較大比例的財政資源投放在創科和教育,香港在創科的資源投放比例相形見絀 。
四、金融中心和創科中心是否協同發展?截至2024年中,深圳本地企業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157家,佔總上市家數11.9%;截至2024年3月底,根據香港主板上市規則第18A章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共64家,融資額達1,111億元,卻沒有一家香港本地企業。可見香港的金融中心建設仍停留在中介階段,沒有樹立金融中心為創科中心建設服務的觀念。
在有識之士的中肯建言下,特區政府虛懷若谷,意識到創科發展存在的問題,並積極改革求變。例如,最近根據主板上市規則第18C章上市的第一家特專科技公司,便是出自深港河套區科技園,未來還可能將總部經濟拓展與優先支持上市相結合。
香港發展創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創科發展需要巨額投入,不能僅僅靠特區政府投資。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加大創科產業投資,設立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已屬不易,後續資金來源何在?
二、各行各業均想通過創科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向政府爭取資源,如何判斷重點支持領域?
三、香港土地資源有限,發展哪些創科產業最符合實際情況?
四、財政支出如何分配才能兼顧創科和其他領域?
五、北部都會區投資巨大,政府希望各企業積極參與開發,剛剛簽署了多份發展意向書。但基於商業考慮,如何給予企業投資信心?
香港發展創科的可行路徑
首先,要穩定財政資源並尋求增量,吸引有消費力人口淨流入是前提條件。特區政府採取了地產鬆綁、鼓勵移民和促進旅遊等多項措施。筆者認為,真正吸引有能力長期居住人口流入,關鍵是大力發展教育服務業,把香港打造成為國際教育中心。
目前透過各種輸入人才計劃移居香港的人士,大多數攜同子女來港生活。未來新建的學校可不佔用公立和直資學校的資源,全部交由私立和國際辦學機構完成,首階段向大灣區內地城市居民提供中學生學習簽註(目前學習簽註僅對大專以上學生)和一位家長的陪讀簽註,促進大灣區一體化建設「人」的要素流通,視情況逐步擴大適用區域。教育局須明確要求培養「香港地、中國心、世界觀」的新型人才,根據學生特長優先安排學習自然科學,為香港發展創科提供充足人才保障。
北都大學教育城建設不應限於大學,可向中小學擴容。本港幾所頂尖大學應該暫緩外擴,優先支持北都大學城建設,同時吸引世界名牌大學來港招生辦學。如此一來,大中小學生和家長源源不斷湧入,對各種社會資源形成強大需求,增強企業投資信心,地產市場穩定,多個行業稅收亦貢獻可觀財政增量。
創科投資具有風險性特點,特區政府設立「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只是拋磚引玉,需要更多民間投入,接下來要增強國際資本在港投資創科的吸引力。
筆者曾在建議特區政府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稅時,提出完整思路,希望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稅,並非着眼於行業局部利益,而是從建設創科中心的大局出發。通過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稅,扭轉流動性收縮與股價下跌的負向循環,重新建立流動性溢價和股價上漲的正向循環,使香港資本市場回復暢旺,為創科資本退出創造良好環境。
在金融中心為創科中心服務理念的指導下,研發基地、總部或註冊地在港的創科企業可優先上市。一旦國際耐心資本認同香港良好的創科投資環境,利益驅使下將資本源源流入順理成章。近期港股流動性如預期明顯恢復,正是趁熱打鐵推動創科中心和金融中心協同發展的時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