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得奬隊伍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與主禮嘉賓及譚國偉合照。(主辦單位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 天才教育協會與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合辦了首屆「優才書院-國際學生科技大賽」,11月16日舉行決賽及STEM論壇暨頒獎典禮。冠軍隊伍、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第一隊學生岑紫晴,高沁瑤及陳嘉瑤研究大麥蟲對不同塑膠的消化能力,結果顯示只有腸道中的細菌具備分泌「塑膠酶」,並分解塑膠的能力。參賽學生表示,在比賽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不同的對手,所研究及發明的成果也可能大相逕庭,甚至是他們未能接觸的領域,而這更是互相學習的好機會。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校長譚國偉表示,比賽旨在建立全球社群,把世界各地的年輕科學人才匯集,推動交流,拓展學生國際視野,以及把他們與大學領先的科研教授聯繫起來,助力培育未來科研人才,用科學技術解決全球問題,造福社會。

首屆比賽吸引了38隊來自8個國家和地區的隊伍參加,參賽隊伍除了來自香港,還包括內地、美國、泰國、馬來西亞和肯亞等。比賽分「生物科學及化學」,「物理及工程」和「電腦科學」。冠、亞、季軍隊伍將會得到香港中文大學三個學系提供的實習機會。

最終,比賽冠軍隊伍為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第一隊,並獲得「最佳創意獎」; 亞軍為優才(楊殷有娣)書院第一隊,兼奪「最佳滙報獎」, 季軍為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第二隊。優才(楊殷有娣)書院第二隊則獲得「最具潛能獎」。

全體大合照(主辦單位供圖)

亞軍隊伍、優才(楊殷有娣)書院第一隊學生黃正元、朱奕朗及程立豐嘗試以人工智能去解決沙灘上的微塑膠問題。他們比較了三個AI模型偵測微塑膠性能,建立了一部可以在沙灘收集微塑膠數據的電動車。他們找到了檢測微塑膠最有效的AI模型。團隊學生表示,比賽令他們進一步認識了微塑膠污染對世界的意義,同時也意識到每個人都可以為環保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