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以降至二十世紀中葉的香港與當時的北方第一大港天津有着密切的往來與聯繫。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兩次鴉片戰爭,使得大英帝國在這兩個地區建立了自己的統治勢力: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後英國割佔了香港島;而1860年的《北京條約》不僅開天津為通商口岸,還允許英帝國與當時的美國和法國一道,在天津設立自己的租界(concession)。
設立租界後,作為南北兩座受英國殖民勢力影響的城市,天津與香港之間的交流也開始變得頻仍,這些聯繫多通過海上運輸建構起來,集中體現在商貿領域。當時負責兩地之間海運的英商怡和(Jardine Matheson)以及太古洋行(Butterfield & Swire)在天津一帶招募了相當數量的海員。
天津建香港道香港大樓
那一時期的天津還有一條著名的街道就叫作香港道(Hong Kong Road),今天已經更名為睦南道,坐落於天津市的市中心和平區。而在通商口岸時期的天津,香港道就坐落於當時天津的英租界。
起初,香港道所在的區域並不屬於英租界,僅僅是一片沼澤窪地。這樣的情形直到1903年才發生改變,這一年英國工部局(the Municipal Council)對租界範圍進行擴大,並將香港道所在區域囊括其中。英國工部局在二十世紀的前三個十年對這一區域進行重點改造,將沼澤窪地填築,並且在1926年修建了香港道。
今天的睦南道最為流行的景觀就是道路兩旁林立的眾多歷史風貌建築以及名人故居。這一當代景觀實則也有其歷史淵源,民國時期的天津被稱為北京的政治後院(political backyard)。當時的前清遺老遺少、下野政客以及落魄軍閥、買辦都會選擇在天津的租界地區購置房產。一來租界內受治外法權保護,相對安全,二來租界內部的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相對健全,適合居住,最後是天津毗鄰北京,適於時刻關注北京風雲詭譎的政治場景。
除此之外,位於香港道區域還有一座叫作「香港大樓」的建築,是奧地利建築師魯爾夫·蓋苓(Rolf Geyling)於1937年設計的公寓式住宅樓,直至今天,還作為居民樓被延續使用。
●楊濤羽
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