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 宋清輝

特朗普再舞「關稅大棒」,其帶來的市場風險不得不防。當地時間11月25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賬號發文稱,將對進口自中國的所有商品加徵10%的關稅。對此我認為,特朗普這次對於關稅政策的表態可謂是「短視之舉」,此舉或將會破壞全球化經貿合作關係,進而引發全球貿易動盪,對中美及全球經濟均將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觀察到,特朗普此前競選期間表示會對內地商品加徵60%的關稅,而此次卻僅提到「10%」這一個數字,或傳遞出對內地「手下留情」的信號。當然,「手下留情」這四個字需要打上「雙引號」。因為在北美自由貿易區內,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之間的商品貿易關稅本來就很低,而此前美國對來自中國製造的商品已經加收多輪關稅,基礎已經相當之高,這一次特朗普即使僅僅是額外加徵10%的關稅,疊加之前的基數,顯然也屬於較高水平。但是,此次加徵10%的關稅,與特朗普此前競選期間表示會對中國商品加徵60%的關稅相比,的確顯得較為務實。

總體來看,特朗普政府對三個最大的貿易夥伴都加徵關稅,暴露了其「美國優先」政策的本質,同時也意味着美國與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經貿或將會日趨緊張,未來有着較大的分歧需要彌補。從徵收的比例來看,墨西哥和加拿大被徵收關稅的比例大於中國很多,或意味着當今國際貿易關係的複雜性超出以往。將來,這種差異化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國際貿易關係的進一步緊張和不穩定。

事實上,歷史經驗已多次證明,簡單粗暴的單邊主義行動難以觸及問題根本,反而可能招致更為棘手的麻煩和後果。總而言之,即將上台的特朗普政府對三大貿易夥伴都徵稅,此舉不但會影響美國的國際形象,而且還會衝擊美國乃至全世界的貿易格局。顯而易見,關稅提高將會直接導致其進口商品成本的增加,最終還是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最終關稅或有較大調整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次特朗普是在社交媒體發文,這和未來關稅措施正式落地仍有一定的差別。在我看來,此前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揚言要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60%的關稅,或是為了選情的需要,預計最終落地的關稅結果會有較大的調整,甚至不排除對中國延緩徵收關稅的情況發生。因為當前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仍然較高,徵收關稅的同時將會直接導致美國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美國低收入家庭因此將受到較大影響,其購買日常用品將更加困難。

根據今年11月,全美零售聯合會(NFR)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若特朗普提出的新關稅計劃順利實施,美國消費者的年度消費能力或會損失多達780億美元。同時研究亦表明,這些關稅將會影響到諸如服裝、玩具、傢具、電器、鞋類和旅行用品等消費品類別。

總而言之,特朗普提出的新關稅計劃若實施,將會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都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對於美國經濟而言,新關稅計劃將會直接導致美國商品價格上漲,進而引發需求減少、銷量下降、利潤下滑及通貨膨脹,進而損害美國自身經濟發展前景。對於全球經濟而言,新關稅計劃可能會導致全球GDP萎縮,以及導致全球貿易成本顯著增加,進而拖累全球貿易與經濟的增長。

首務開闢第三方「戰場」

在應對美國關稅政策方面,我認為內地及相關企業需要做好四個方面的準備。一是要盡快開闢第三方「戰場」,並進一步加強區域經貿合作的力度,以共同應對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一系列挑戰。例如,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多邊貿易協定可有效幫助國家之間統籌協調關稅政策,減少單邊關稅主義帶來的不良影響。二是要積極調整產業鏈供應鏈,同時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逐步減少對美國的現實依賴。例如,相關企業可將部分產能進行轉移,以避開高額關稅的不良影響。三是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出台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幫助相關企業應對美國加徵關稅帶來的成本增加。例如,政府可以提供出口退稅、降低關稅等措施來支持本國的出口型企業。四是積極參與國際經貿合作,努力適應全球經貿新形勢,逐步減輕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各種壓力。

作者為經濟學家,著有《中國韌性》。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