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肇峰 沙田區議員 新社聯副秘書長
近期港交所動態頻繁,從推出虛擬資產指數系列、籌建利雅得辦事處、到與恒指公司合推滬深港通中國企業指數,展現其銳意進取的商業發展策略。適逢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迎來開通十周年,港交所發布《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十周年白皮書》,提到內地投資者截至9月底經由港股通持有香港證券投資組合的市值已達到3.359萬億港元,相比2014年底增加257倍。今年首三季度,北向及南向交易的日均成交額分別錄得1,233億元人民幣和383億港元,與2014年開通首月相比,分別增加21倍和40倍。白皮書提到擴大及優化機制,可以為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港交所作為香港唯一的證券交易所營運商,同時肩負市場監管職責。從國家戰略、市場創新和國際競爭三個維度分析,未來港交所應專注商業發展,釋放監管職能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檢討更新監管職責與角色
首先,從國家戰略層面看,「十四五」規劃明確香港要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最新數據顯示,互聯互通機制十年來完成177萬億元人民幣跨境交易,以及上面提到的南向通日均成交額較十年前增長40倍達383億港元,都充分證明香港在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方面的獨特價值。若港交所能夠檢討更新監管職責與角色,將能更靈活地開拓創新業務,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其次,從市場創新角度看,港交所於11月15日推出虛擬資產指數系列,是其積極擁抱金融科技創新的重要舉措。這一指數系列不僅符合歐盟基準法規(EU BMR),更是亞洲時區首個權威的虛擬資產定價基準。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港交所承擔監管職責,在推動類似創新業務時,將不可避免地面臨角色衝突。作為監管者,要考慮風險控制,作為商業機構則需要積極創新,這種內在矛盾必須及早化解,暢順決策效率和創新動力。
從國際競爭態勢來看,新加坡、東京等亞洲金融中心正在加速發展,中東地區也在積極打造金融樞紐。港交所即將在沙特利雅得設立第六個海外辦事處,體現了拓展國際市場的決心。然而,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保持優勢,港交所需要有更大的經營自主權和更靈活的商業決策機制。正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香港股市市值佔我國GDP的28%,相較美國主要交易所市值佔其GDP的170%,發展空間仍然巨大。
擴產品覆蓋範圍 專注商業發展
更為重要的是,香港已建立成熟的金融監管體系,證監會完全有能力接管相關監管職責。這種職能轉移不僅符合國際慣例,更能提升監管的專業性和獨立性。港交所近期與恒指公司合作推出滬深港通中國企業指數,涵蓋80家市值最高的中國企業,這類創新舉措正需要一個專注商業發展的交易所營運商推動。
展望未來,港交所應重點發展以下領域:一是深化互聯互通機制,擴大產品覆蓋範圍,強化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二是加強金融科技創新,從虛擬資產到ESG投資等新興領域全面布局;三是優化全球業務網絡,通過海外辦事處建設強化與主要金融市場的聯繫;四是豐富產品體系,開發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工具。
當前,國際金融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香港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港交所轉型為專注商業發展的市場營運商,將不僅符合國家「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更是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通過這一轉型,港交所將能夠更好地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歷史機遇,為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作出更大貢獻。
面向未來,一個擺脫監管職責、專注創新發展的港交所,必將為香港金融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推動香港在新時代金融變革中佔據更重要的地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貢獻更大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