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清末光緒時期的維新變法,是這個封建王朝最後一次自我改革,浴火重生的機會。而康有為、梁啟超師徒,對推動維新變法,有首發倡導之功。不過,維新變法的思想,早已見於洋務運動時期的一些思想家,康梁師徒只是洋務思想跟變法思想的一個承傳關係而已。

自英法聯軍後直迄甲午之戰這一時期,中國士大夫對於西方事物的興趣與維新的意願逐漸增加。一些中興名臣,如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等,都在模仿西方之科技,以求中國之富強。但亦有一些思想家和學者,在此洋務運動之時期,提出要科技與政制兼重的理想。

首先,強調「變法」的洋務運動領導者李鴻章認為,這「大變局」中,應以「自強」和「求富」為原則,所以就要辦洋務。而洋務的主旨,就是「外須和戎,內須變法」,並學人家的長處,可惜未能達成。梁啟超批評他「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內治。」 (《論李鴻章》)

郭嵩燾和薛福成則因有外交經驗,較了解外情。郭對於洋務,主張國家建設鐵路、電報。鐵路可到之處,可澄清吏治、有利經濟。西方國家之強,「本」乃在人心風俗,其「末」才是從事工商業求利。因此證明制度人事之重要,此亦是中國需要變法維新來學的。

倡發展教育 貫徹「中體西用論」

薛其後出使,亦頗贊同郭之議論,屬意於英法之議院、學堂、監獄、醫院、街道之建設,認為當時的大清需要在司法、教育、社會建設和衞生福利等作出檢討。他更讚賞西方君主立憲制度,證明更比康梁所倡導的為先。

張之洞更言「經國以自強為本,自強以儲才為先。」所以他除了辦洋務、主外交、建軍事、理經濟之外,還致力於發展教育學術,以培養人才,更望其能貫徹其「中體西用論」。

其實,在此時期之思想家中,具維新變法之思想的,當以馮桂芬、鄭觀應、王韜等為代表。馮桂芬在他的《校邠廬抗議》中,先言明他「惟理是循」的治學處事態度,還指出中西之差別在乎「人無棄才不如夷,地無遺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實必符不如夷。」因此他提出很多改革計劃,如翻譯西書、製洋器、籌國用,更重要的是廢科舉及改革官吏的選拔制度。

馮桂芬的理論,對當時洋務運動的主理大臣影響很大,不但李鴻章很多時採用他的意見,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說,也是源於他的議論。所以,《校邠廬抗議》一文,更指出他的成功,主要在於深能體會和把握儒家綜合創造的原則,即是他能破除中西之見,平等學理呢。

至於王韜,他精於外文,經常與西方傳教士聯絡溝通,從事翻譯,所以他是中西融合的提倡者。他對自強新政的建議,可分四個方面:

一、富強思想—言重商理財以興利,練兵以令國強;

二、治中馭外—變法自強以安內,修海防水師以攘外,還要扶商、辦印刷;

三、洋務主張—設學館、辦西學,明西方之政體,以求中國之政治改革;

四、博古通今—中外交流,讓中國士人多了解西方之國政民情。

吏治腐敗 思想保守是失敗原因

很可惜,當時很多士人還很保守,而且洋務工作辦得腐敗散漫,官吏之貪婪,更令人痛心,造成失敗收場。唯各學者的思想主張,已有維新變法的雛形了。

●任平生(資深中學中文科教師,多年深耕於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