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本欄由教大校長李子建領銜,教大資深教授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熱點議題、教育趨勢研究,以及教育政策解讀的觀察與思考。

2024/25新學年開始,筆者履新也滿一周年,近期很榮幸接受了不同媒體採訪,是很好的機會去總結經驗。例如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亞太總站專訪中,我回顧了一年來的工作及展望未來發展,包括談及二十屆三中全會。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我有機會參與有關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及要點的學習,個人認為,要好好把握改革的理念,正如全會公報中所言:「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闢廣闊前景」,進而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教育、科技、人才」作為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作用。

何謂真正德才兼備?

就教育領域而言,我認為人才必須德才兼備。其中「德」包括三方面,分別為師德、國家安全(包括對憲法和基本法的認識和認同)和愛國主義教育相關價值(包括對國家政治和發展的認識和認同)。

「才」則包含通才、專才和創才。通才是指具有廿一世紀能力的人才。「廿一世紀關鍵能力聯盟」提出的「P21」框架建議三種技能,分別為生活及職場技能、學習及創新技能,以及資訊、媒體及科技相關技能,其中學習及創新技能包含4C,即創意與創新、明辨思維、溝通、合作等能力;而北京師範大學團隊則在4C加上文化理解與傳承,發展為5C的核心素養。

至於教大,我任職副校長時亦已與不同校內專家一起建立GILOs(通用學習成果目標),GILOs共有7種共通能力,包含部分4C以及解難和全球視角等。

專才方面,除了個別專業的培養外,也邁向多學科或跨學科的訓練,使人才具備「一專多能」的特點。創才則重視創造力和創業精神(及相關能力)的培育,以裝備同學面對不斷變化的社會。

發揮「背靠祖國、聯通國際」優勢

身處中國香港特區,我們亦宜多思考,如何發揮「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優勢,以及「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其中在「超級聯繫人」方面,我認為可考慮「聯國家灣區」、「聯一帶一路南方」和「聯華僑國際」。

教大過去幾年積極與內地特別是灣區不同院校機構合作,包括去年與華東師大和港科大在人工智能及教育應用開展研究合作,又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京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及透過魯港澳高校院所創新聯盟與山東的大學探討合作交流。

聚焦「一帶一路」 探索對外交流

「一帶一路」包括中東和東南亞國家的收生合作,也是教大近年的焦點。而隨着國家對全球南方和非洲國家發展的重視,教大也會逐漸探索相關合作的可能性,並持續加強「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國際化策略,加強師生對國際社會形勢的認識,和培養全面均衡的全球視野。

至於「超級增值人」,因應香港發展國際教育樞紐的方向,大學可發揮人才增值的作用,並通過促進產業和經濟增值,以及文教增值,一方面強化「教育、科技、人才」的良好循環,另一方面也能回應「十四五」規劃中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

●李子建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區域教育發展與終身學習教席

註:文章版權為作者擁有,參考文獻從略。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教育大學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