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文言文的外籍漢學家。 作者供圖

連盈慧

TSA最新評估報告,小三學生中英數科達標率創下2004年以來新低,英數不說了,中文才令人特別感到不正常,因疫情影響學習無話可說,但是不是還有另外原因,老師和家長們就不妨認真探討一下。

不消說,十之八九與手機興起有關吧,這帶給全球人類瘋狂喜愛、魔鬼一樣的科技產品,對我們的生活習慣影響太大了,自從有了網上通話,急就章式的廣東話留言:「性人都有話,之此近乎蛹」,普通話:「我一天不洗頭髮,就不自在」之類白字和繁簡體混亂的句子看得多,這兩年中文不自覺只成了借音字,主流說話網主便多是對手機最感興趣的小三同學仔和本來識字不多的長者,積非成是,小人錯大人也錯,漸漸也不見人取笑。

最少人留意到的,其實這現象也與報紙出版數量日見縮減有關,電腦沒盛行時,看資訊,求知識,沒有人不是主動倚賴報紙,報紙不止是第一精神食糧,同時又是無形啞老師,默默培育出的讀書不多、單靠自修成才的有識之士也不少,而報紙一貫肩負最大的責任,除了準確報道新聞之外,就是每個文字都不容許出錯,這個優良傳統,一直保留至今不變;而且報紙全盛時期,從《兒童天地》《小說笑話》之類小副刊已開始吸引求知慾旺盛的小學三年級學生,今日小學生從網絡尋找到這些類似而不完善的趣味,對報紙的感覺已陌生到像是父親和祖父的朋友,由於迷上網絡,動畫短片便親過白紙黑字。

中文的可愛,Y世代真要聽聽上海復旦大學外籍漢學家魏明德教授怎樣說,他喜歡中國,不是為了普通話,而是為了文言文,文言文呀,還不止是白話文,我們的法國老朋友魏明德教授,一生幾十年對中文情深不變,好讓他告訴小學生,中文多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