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日前出爐後,社會最關注如何理順將標準不一的現有劏房轉化成合規「簡樸房」的過程,特別是租金變化及劏房戶會否因此無家可歸。李家超表示,現有11萬個住宅大廈劏房單位中,只有約3萬至4萬個單位需要改裝,加上會有新供應單位,且屆時約6萬戶已可成功「上樓」,有信心可透過發展簡樸房市場解決安置問題,租金亦會維持於合理水平。他強調,即使執法期展開後,特區政府亦會按單位風險及「先易後難」原則,有序地執法,必要時再針對個別個案提供特別協助。

李家超指出,推出任何政策都視乎可以解決問題的幾多部分,特區政府多年來提速、提量、提效建屋,已逐漸克服公營房屋供應「頭輕尾重」的情況,加上未來數年將有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有條件推出簡樸房計劃,「現時11萬個劏房住戶中,40%已在輛候公屋,另有20%因居港未滿7年而未有資格申請,但屆時亦已陸續符合資格,即是說已可處理60%住戶。至於其餘40%其實部分的經濟能力不俗甚至已有樓,根本不需要幫。」

李家超強調,要確保簡樸房市場能發展起來,亦相信有足夠的經濟誘因讓市場發展,「11萬戶目前居於劏房已證明有經濟誘因,只是現時標準不一,所以有些賺得很多。」他透露,政府調查顯示現有劏房戶主要有三大理由滿意現狀且住得好,包括居住區域治安好、單位衞生符合要求,以及面積足夠,「整體而言,住得滿意的租戶都認為租金合理,證明市場可以運作。」他承認,要給予時間簡樸房市場好好運作,相信待整體供應平衡時,會有合理租金水平,同時要令單位的差異盡量減少,「將來市場如果租金不合理,是無人會租。」

至於社會關注的不合標劏房單位住戶的安置問題,李家超指根據特區政府建議的簡樸房標準,26%劏房單位不符合面積標準,連同其他條件合共約30%單位要改裝才可成為合規簡樸房,即逾7萬單位未改裝已達標,但在6萬戶已可成功「上樓」下,劏房需求只有現時的40%,加上會有新單位供應,純數字計已經滿足到,「當然實際唔係咁簡單,所以強調要透過法例賦權房屋局局長執法彈性,不能一刀切。」他舉例指出,如3個劏房戶全部無資格申請公屋,要處理他們的安置問題便比較困難;但如當中只有一個無資格,處理上便容易得多了。」

李家超強調,不能因為有簡樸房政策而出現「有人無資格『上樓』卻安排他們『上樓』」,或「未合『上樓』資格卻可以插隊」的不公情況以帶出另一弊端,但可在執法時彈性處理,「例如消防隱患最大的先去處理,差不多排到期『上樓』的亦可先去處理,按風險及先易後難去考慮。」如有住戶需要特別協助,房屋局局長也可在現有制度下作特別處理。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