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
金秋十月,因為要拍攝一部有關香港文旅節目的緣故,我和攝影團隊多次探訪了上環的廣福義祠。廣福義祠在香港民間被稱為「百姓廟」,又叫濟公廟,是很多喜歡深度遊的朋友來港後,會專門前來拜訪上香的廟宇,其知名度逐漸與位於荷李活道的文武廟看齊。
1841年香港被英國佔領後,有不少華人來香港謀生,他們急需精神寄託和信仰,1851年,有華人領袖要求港督興建一座廟宇,用來放置先人的牌位,先人靈魂在異鄉得到安頓,在當時的華人界是大過天的要事。
廣福義祠這座廟宇一開始不是用來拜神,而相當於祭祖,就是因為當時的華人在港的生活十分疾苦,有人因疾病或意外身亡時,親友們希望有一個地方可以讓靈魂得到安息,而廣福義祠的功能就是如此,而且寺廟服務的對象是勞苦大眾,於是被稱為「百姓廟」。
根據東華三院助理高級公共服務經理梁中杰先生的介紹,廣福義祠主要有兩個主神,一個是地藏王菩薩,在中國的神話裏,祂是管理陰間的一個神明;另一是供奉的是頗受民眾歡迎的濟公。而濟公對於普羅大眾的神明一職的功能,也隨着時代和潮流的轉變而轉變。
香港開埠早期時,濟公主管醫藥,百姓們若有疾病在身,就會去拜濟公,祈求能夠快速脫離病痛的苦海。後來,濟公又被人們定義為主管「人緣」的神明,百姓們於是都來向祂祈求家庭和睦、工作事業順利, 希望祂能帶給自己更多的「人氣」。
原來,濟公在中國不同地方所司的範疇是不一樣的,在內地,濟公就主管疾病和醫藥;在台灣,濟公就是一個財神爺。可見,神明也是要服務大眾的多元化需求的。
現在,在廣福義祠,人們還來這裏拜「月老」。 港人遲婚現象較為嚴重,如有人希望求得如意郎君或美女嬌妻,都會來向「月老」求一根紅繩,拴在手上。另外,廣福義祠裏還有一個較少人知道的文物——「虎門」,也就是一個像老虎口一樣的小門。據說,以前由於醫學不發達,父母們擔心子女長不大,遂帶子女來廣福義祠,讓他們從「虎門」穿過,表示已經從虎口逃生,以後都能順順利利地健康長大。可憐天下父母心。
梁經理說,香港有句話叫做:「廟小菩薩靈」,「傳說中,愈是小的廟宇,人們感覺祂的神明的力量愈是集中,祈福就會愈靈驗。」不過梁經理又笑指,廣福義祠不會推廣迷信思想,究竟靈不靈驗,就交給來參觀的善信們去評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