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南海 I 號」是迄今全球考古發現中保存最完整、體積最大、年代較早的遠洋商船。「從灣區啓航:『南海 I 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現於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展出,呈現宋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繁盛景象,也扣連粵港澳地區於海上絲綢之路扮演的角色。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13日)發表新一篇「局長隨筆」,請來古蹟辦總文物主任蕭麗娟介紹展覽內容,並邀請大家前往參觀,細心欣賞船上珍貴的文物,靜靜聆聽「南海 I 號」守護了800多年的故事。

蕭麗娟指,一艘中國宋代商船默默地躺在廣東台山與陽江交界20多米深的海床達800多年,在1987年被發現,2007年考古人員將沉船整體打撈出水,現時船隻存放於陽江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南海I號」現存15個船艙,貨物堆疊整齊。紅框為第九及十號船艙下部,出土大量肩部印有文字和紋飾的醬釉罐,破解「南海I號」出航前最後停靠港口的謎團。(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沉船打撈出水和全面發掘之後,考古人員對船上裝載的貨物作仔細觀察和研究,透過文物提供的線索,一步一步打開「南海I號」的出航時間、航行路線、前往目的地、沉沒前最後離岸港口等謎團。

南宋(1127 - 1279年)鑲嵌寶石金戒指。2014年於「南海I號」沉船出土。(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船上載有大量外銷瓷器、手工藝製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以及眾多金銀銅貨幣。船上還有大量肩部印有文字和紋飾的醬釉陶罐,這些陶罐一般被學者稱為「廣東罐」,用作儲物盛酒,為研究「南海I號」航線及最後離岸港口,開闢嶄新視角!

展覽共展出255項展品,展期至2025年2月12日,免費入場。有關展覽詳情及開放時間請參閱網頁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