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淑梅
香港巴黎殘奧代表隊23名健兒勇奪了3金4銀1銅的佳績,「舊日的足跡」請來硬地滾球雙金牌得主何宛淇、輪椅羽毛球銀牌得主陳浩源、蛙泳銅牌得主小飛魚吳卓恩。
14歲的小飛魚吳卓恩在殘奧獲得獎金港幣375,000元將會如何運用?「我會請爸爸替我儲蓄起來將來使用,也請了家人朋友、特別是婆婆吃飯。」
陳浩源銀牌的獎金是港幣70萬元,「我會好好去運用,這應該是我運動生涯最後的一筆獎金,因為我將退役,這幾年我建立了自己的學院,幫助SEN和殘障的青少年多一點自信和動力踏入社會,11月將正式開展活動,獎金也會用作流動資金。今年的獎金加碼有89%的加幅,當然我們希望同工同酬,但知道社會的資源有限,以前張偉良年代沒獎金,蘇樺偉年代幾萬元,到今天金牌有150萬是好大的加幅,希望未來繼續一屆一屆地加下去。」
雙金牌得主何宛淇獲頒獎金合共300萬港元,已決定創立慈善基金惠及新一代,「我自小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症』要坐輪椅,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獎學金也取了不少,所以希望貢獻社會,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是未來的棟樑。」宛淇的字典本來沒有「運動」這兩個字,校內只參加橋牌和插花,及至要升大學,希望在履歷加上體育,發現原來除了硬地滾球外什麼也玩不來……直至那一次參加了「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所辦的周年比賽,她被港隊教練發掘了,及後遇上教練丈夫李榮傑,讓她更是如虎添翼,在殘奧大舞台發光發亮。
2008年,23歲的陳浩源發生了嚴重車禍,「當時我公幹回港,還差10多分鐘便到關口……後來我截肢了,留醫11個月,但也成就了我一個夢想,成為了香港代表,第一位輪椅羽毛球手。當時沒有教練,要靠隊友出外比賽時,錄影外地選手的動作以作參考。我一直摸着石頭過河,如果有接班人,他一定很快成為一流選手,因為冤枉路我行過。」
小飛魚吳卓恩2018年8歲,校長介紹她認識「傷殘人士體育協會」的教練江Sir,翌年加入體院受訓,2022年代表香港出賽,「我3歲開始游水,我有抗拒,後來父母告知我有輕度的侏儒症,游水對身體健康有益處,慢慢地便喜歡了。小六時媽媽病逝,她沒有親眼見我領取殘奧銅牌,但我心裏告訴媽媽,我做到了!」
大師兄陳浩源在節目中有感而發,「我們23位殘奧代表在成長路途上,一直被標籤為社會上最無希望的一群,但透過殘奧不單帶了獎牌回來,還為香港市民帶來很多希望,想鼓勵身體有限制的朋友同路人,無論你是否運動員,只要肯努力,都可以為自己為他人帶來希望,只要做好自己,你就是自己人生的金牌!」
再向23位香港殘奧代表隊健兒致敬,你們的拚搏精神為我們帶來了無窮的力量;更希望有關的獎金早日與健全運動員看齊,因為殘疾運動員所付出的努力和遇到的困難,實在難以想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