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我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事跡早有聽聞,但前晚看話劇《錢學森》時,還是為之動容。這齣由錢老母校上海交通大學的學生話劇團原創兼演出的舞台劇,於2012年首演,曾獲第三屆中國校園戲劇節最高獎等,之後在全國巡迴演出數十場。此次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活動之一,以「科學家精神耀香江」之名訪港,在香港理工大學綜藝館演出兩晚,形象化地展現這位國寶級科學家的事跡及其科學精神。

兩小時的劇目分7幕概括性地講述了錢學森的一生,劇情以倒敘形式鋪排:坐在輪椅上的錢學森由夫人蔣英推上舞台,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在國立交通大學求學時期如何在烽火歲月中體會國難屈辱、激起科學救國的理想憶起。繼而是錢學森考取公費留學美國,在當地學習、工作20年,並憑出色的學術表現,以36歲之齡晉升為麻省理工學院正教授。

本來生活稱心如意,但在五十年代初,美國社會突然冒起「麥卡錫主義」,推動反共思潮。這場由時任共和黨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搞起的「紅色恐怖」運動把很多名人捲入,錢學森也因與周恩來特使來往而受到監視、軟禁,長達5年。當局不但禁止他參與重大科研項目,也阻止他回國。

後因中國政府出面交涉,錢學森夫婦才得以踏上歸國的輪船。回國後的錢學森馬上投身於國防科技研究,並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火箭/飛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擔任院長的他帶領新一代「航天人」在戈壁沙漠探索,成功發射東風二號甲導彈等。

話劇在講述錢學森航天科技救國事跡的同時,也表現科學家人文的一面,包括他的愛情和家庭,以及與同學、同事和導師的相處。他與青梅竹馬的鋼琴家蔣英白頭偕老的愛情故事堪稱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劇中還特別介紹了與錢學森同期的幾位在各自領域作出貢獻的交大校友孫天佑、羅沛霖和張光斗,並描寫了喬勝利、劉愛華等年輕的導彈戰士。其中的喬勝利正是與錢學森交誼深厚的地下黨員學生喬貴先之子。當年喬貴先因為帶領團隊進行核彈實驗而保密身份,以至兒子為小時候「失去」父親而耿耿於懷。後在錢學森的開導,以及參與導彈研究過程中,慢慢解開心結,理解父親當年的舉動,自己也產生了使命感。

錢學森在美後期的遭遇是70年前的往事,卻想不到今天,麥卡錫主義的幽靈又在美國上空盤旋。這也是本劇令人產生共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