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煒光

記協一直以代表香港新聞工作者自詡,但它的代表性根本存疑。記協以往濫用新聞自由,配合蘋果日報抺黑國家和特區政府,對愛國爱港傳媒記者遭受不公待遇視而不見。如今記協對23條立法的所謂「調查」和意見書,其代表性同樣存疑,只是重施誤導民眾、製造恐慌的伎倆。

記協對23條立法的意見書,大放厥詞。其中記協對「間諜罪」的疑慮,更令人啞然失笑。記協說擔心日後和外國公營媒體,包括電台、電視台及國際通訊社,其他直接或間接接受外國政府資助的機構、員工等合作,會被指為「配合境外勢力」。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和外國傳媒正常的交往、培訓、合作計劃,香港一向都有。記協主席便曾在去年去了英國參加當地傳媒的培訓。但「配合境外勢力」、充當「間諜」,竊取國家和特區機密,那是另一回事。任何具常識人士都不會把充當「間諜」理解成正常交流和一般培訓。更重要的是23條諮詢文件內有哪一段哪一條說出席外國商會活動引述批評意見,就犯了「境外干預罪」?

記協又提議政府立法時,明文確立公眾利益,可以作為法定抗辯理由。這又是另一謬誤。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國家安全主權凌駕公眾利益,世界上沒有公眾利益是被用作傷害國家安全,公眾利益是維護國家安全,損害國安的事不會是公眾利益,難成竊密辯解的理由。因此,以「公眾利益」作為答辯理由在法理上不成立,國家安全和公眾利益不會互為矛盾。

記協將國家安全和新聞自由對立起來,這是完全錯誤的。這世上沒有絕對的新聞自由,英美也沒有。英美對危及其國家安全的「報導」,同樣不容許。十多年前,美國前特工斯諾登揭露了英美非法侵害公民通訊私隱,英國官方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衛報》銷毀資料,最終《衛報》也要砸碎還未及報導的斯諾登提供的資料。

記協對23條立法的疑慮其實是刻意誇大,製造恐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曾表示,不論香港國安法或基本法第23條立法,均會根據相關國際公約,必然會保障市民的言論自由。對市民日常生活、做生意或媒體報導不會有任何影響。筆者認為國安法和23條立法都是要維護國家安全,確保社會穩定,讓市民能安居樂業;只要是合理的言論、建設性的批評和監察,都不會和國安法或23條沾上邊。

23條立法諮詢文件大量參考了英美和新加坡等國家的國安立法。這些國家的國安法律遠較香港擬立的23條嚴苛,最高刑罰是死刑,而美國也確曾執行過因被指觸犯美國國安利益的死刑。香港的23條立法諮詢文件遠較這些國家的國安法律寬鬆,香港沒有死刑、也沒有如英國2023年更新的國安法般有「境外影響力登記制度」。香港23條立法,遠較西方國家寬鬆,是不爭的事實。記協卻對此視而不見。

記協對23條立法的意見書,與其說是提意見,倒不如說是在製造恐慌,誤導民眾,抺黑特區政府維護國家安全的努力。記協若仍希望像往日一樣,打着新聞自由的幌子,實質上是濫用新聞自由,那是妄想。經歷過2019年修例風波之痛,香港再不能有危害國安的「蟻穴」,港人也不希望「新聞自由」成為危害國家安全的借口。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