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會中國香港代表團返港歡迎儀式昨在政府總部舉行。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正謙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正謙)港隊於杭州亞運奪得8金16銀29銅的歷屆最佳成績,特區政府與港協暨奧委會昨日於政府總部舉行杭州亞運中國香港代表團返港歡迎儀式,以表揚所有運動員及團隊的貢獻。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表示,政府大力投放資源於體育發展的方向正確,隨着巴黎奧運及全運會等大型運動會在未來數年接踵而來,本地體育勢將獲得更多關注。一眾亞運獎牌得主均希望能夠承接杭州亞運餘熱,協助香港體壇未來再創高峰。 

男子花劍金牌得主張家朗(右二)獲頒表揚狀。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正謙 攝

特區政府和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昨日在政府總部舉行杭州亞運港隊代表團返港歡迎儀式,並向取得獎牌及打破香港紀錄的運動員,頒發表揚狀。多名奪得亞運獎牌的運動員出席,包括劍擊、壁球、賽艇、武術等選手。

李家超在歡迎儀式致辭時表示:「今次香港隊派出了歷來規模最大的代表團出戰亞運,參加共40個體育項目,取得歷屆最彪炳的成績。我們的健兒在18個項目當中贏到8金16銀29銅,總共53面獎牌,在獎牌榜上排名第12,獲得的獎牌總數和運動項目都是歷屆之冠。」

向世界說好香港故事

他說:「港隊在多個項目奪得金牌,包括賽艇、劍擊、游泳、欖球、高爾夫球、公路單車和橋牌。我很高興利用出席開幕式的那幾天,在杭州選手村和比賽現場為大家打氣,更親自見證其中一面金牌的誕生,心情非常激動、非常興奮。在那次頒獎禮上,隨着現場奏起《義勇軍進行曲》,香港特區區旗徐徐升起,那一刻,我特別為香港運動員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今次港隊除了在傳統項目有傑出表現外,在其他不同項目,例如電競和中國象棋項目中亦取得重大突破。港隊同時在多個項目躋身四強或前列位置,亦有多位運動員不單締造自身最佳成績,更刷新香港紀錄以至亞洲紀錄。」

李家超讚揚道:「港隊健兒專業的體育精神,不屈不撓地奮戰到最後一刻的表現,讓市民引以自豪,更向世界展示了香港的良好形象,身體力行,說好香港故事。」

「港隊在今屆亞運的精彩表現,除了反映運動員和團隊的努力,亦顯示政府大力投放資源推動體育發展,方向正確,取得成果。在2023至2024年度,政府在體育發展的總預算開支近74億元,較5年前增加超過四成。」他預祝各位運動員在下周的亞殘運、明年巴黎奧運等大賽繼續再創佳績。

壁球入奧 港將夢想成真添動力

於杭州奪得兩銀四銅的香港壁球隊於亞運後迎來盼望已久的大好消息:壁球極可能成為2028洛杉磯奧運的新增項目,這也意味着新增項目一但獲國際奧委會全會投票通過,香港壁球隊便可以衝出亞洲踏上奧運舞台。

香港壁球隊在今屆亞運共奪2銀4銅。

洛杉磯奧組委此前向國際奧委會奧運會項目委員會提議新增五個大項,分別是棒壘球、板球、棍網球、壁球和腰旗橄欖球。項目委員會對此進行討論後向國際奧委會執委會進行推薦,並於當地時間13日在印度孟買召開的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會議獲得通過。根據規程,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將向國際奧委會全會報告,最終由全會投票決定。

對有消息指10月16日將會正式宣布壁球入奧,作為壁球女隊主力的何子樂坦言是夢想成真:「感覺很難以置信,因為壁球列入奧運項目的傳聞已經出現了很多屆,由2012年倫敦奧運開始每次都失望而回,到今次很大機會成事,原來一直堅持真的有用。」

而湯芷穎雖然年屆31歲,不過這個好消息卻讓她有堅持下去的動力:「我會繼續打下去,年齡從來不是問題,有些男子壁球手到37歲仍然可以繼續打,直到身體不能再打為止。」

而男隊劉子均亦認為繼亞運有好成績後,一旦壁球正式入奧,將是香港壁球運動發展的轉捩點:「這個消息令所有壁球運動員可以踏上一個更大舞台,追逐更大目標,我相信以後每個比賽更興奮和更有動力的準備,對香港壁球運動發展很重要。」

獎牌為電競正名 本地聯賽勢在必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發兒)香港電競港隊憑《夢三國2》取得香港首面亞運會電競項目獎牌──銀牌。一眾奪牌功臣昨日出席歡迎儀式,隊長陳卓傑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參與歡迎儀式,他認為這類活動是對運動員的一個肯定:「運動員其實花了很多時間去比賽和練習,所以歡迎儀式可以令運動員感受到政府或市民的支持和關注,我個人很喜歡這個歡迎儀式。」

陳卓傑認為本地聯賽將有助提高社會關注度。

時間倒流到殺入亞運4強當天,大批傳媒報道,加上社交網站亦有大量網民轉發消息,令香港電競隊成全城熱話。陳卓傑坦言最初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關注:「始終《夢三國2》這款遊戲不是太流行,但到我們進入4強後,除了看見很多媒體報道外,亦在網上看到正面的鼓勵和支持,這令我感到十分鼓舞。」他續道:「參賽的初心是希望為香港出一分力,盡力爭取好成績,並覺得今屆亞運如同一道橋樑,把原本不熟悉電競的人與我們連結在一起。」

香港人普遍定型電競和一般「打機」無異,更會標籤電競選手為「廢青」。陳卓傑認為這面亞運銀牌或能為電競「正名」:「始終要在大型運動會取得獎牌絕不簡單,希望大眾明白電競不是隨便找幾個人上台打機,選手們的付出比一般人想像的還要艱辛。」他認為若要推動香港電競發展,最重要是有一個本地聯賽,因為沒有比賽便很難有關注度。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