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平理
參觀敦煌石窟壁畫可以教小孩學懂孝順父母,證明文物並不是古董藝術那麼簡單。
香港文化博物館最近舉辦「敦煌─千載情緣的故事」,展出多項敦煌石窟文物,以及用多媒體演示石窟壁畫的故事,讓人們認識中國佛教尊天、敬地、愛人的情感,當中包括「報父母恩重經變」絹本,裏面一幅幅連環圖,呈現父母生下子女後,眠乾睡濕養育他們、陪他們玩、教他們讀書做人的畫面,藉此教育子女們,要報答父母恩情、好好照顧父母,藏品反映佛教在中國世俗化及漢化的進程。
文物展覽能讓人人都體會到樂趣,箇中原因,除了是包羅萬有的藏品外,更重要的是有生動的表述,把文物聯繫到今天的生活。「孝順父母」既是中華思想文化強調的觀念,也是當今普世價值觀。是次敦煌文物展覽從成千上萬的藏品中找到以「孝順父母」為主題的藏品,作為引起普羅大眾興趣,認識敦煌以至中國文化的切入點,講好中國故事,當中所花的心思確實不小。
文化是歷代人們生活態度的積累,也是民族價值觀的展現,今天大家眼中的文物,就是過去的生活。2010年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在港展出,運用動畫科技把原圖內的北宋鬧市景色和人物活動生動呈現,引起一時熱潮。今年開幕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也有「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展覽環節,同樣運用光影與動畫,結合清代各項文字資料和文物,把宮廷日常呈現。這些都體現出,高水平的策展人員、專家學者,除了要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造詣,也需要有強烈的民族和文化情懷,方能把精彩的內容向社會大眾呈現,把民族情感進一步延伸。
文物背後每每有豐富多彩的故事,若能聯繫生活,豐富人文情感元素,將使展覽突破文物本身的框框,昇華展覽與藏品的意義,有效提升人們認識歷史文化的興趣。香港一段時間以來,國家歷史教育着重資料陳述與背誦,在現今科技日新月異下,學校與文化機構若可切合社會潮流,參考近來展覽的形式,賦予歷史與文物新穎的形象,將能讓青年一代以新角度看待國家歷史,明白「我們從哪裏來、現在在哪裏、將到哪裏去」,這對建立中華民族、文化、文明自信,有事半功倍之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