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藍松山、黃書蘭)香港未來若要創造更大可能性,必須不斷增強競爭力。香港特區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李家超日前公布政綱,在綱領三「全面提升競爭實力,創造持續發展空間」中,強調要鞏固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提升核心優勢;發展創科中心,帶動經濟轉型;開發「北部都會區」,激活發展引擎;塑造文化之都,推動創意經濟;把握法治優勢,強化法律服務;發揮香港所長,多元自由發展等方面重點着墨,為香港未來競爭力提升勾勒藍圖。香港文匯報邀請有關界別人士評論李家超的政綱並提出具體建議,他們認同政綱勾勒的發展藍圖,期待新一屆特區政府盡快恢復與內地及外國的正常通關,持續完善防疫措施,讓香港在提升競爭力的同時無後顧之憂,把握好「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優勢,讓香港進一步發展,讓港人共享發展成果。 

完善風險管控 鞏固金融地位

金融發展

▶在新發展格局下,香港要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持續提升這一核心競爭力。

相關核心政策

▶用好國家「十四五」規劃給予香港的獨有功能和定位,包括鞏固並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功能,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業務等

▶發展金融科技,結合實體經濟的數碼化發展,推動金融機構與初創企業合作等

▶推動綠色金融和ESG(環境、社會、管治)金融等

▶抓緊大灣區建設帶來的金融發展機遇,與灣區各城市合力通過互聯互通擴大金融市場的規模

◆李家超提出要鞏固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提升核心優勢。圖為去年尾中環街頭人來人往。 資料圖片

業界回應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

▶正如李家超在政綱中指出,國家「十四五」規劃給予了香港金融業發展的大方向,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豐富離岸人民幣產品和工具,擴大人民幣計價產品體系。因應香港與內地的金融監管及制度有所不同,特首應為業界搭建與監管機構、特區政府的溝通平台,確保特區政府充分吸納業界意見,並加強與中央政府的溝通聯繫,共謀發展;應完善相關風險管理工具,確保保障一般投資者的風險管控措施要平衡發展所需,研究將風險較低的產品開放予非專業投資者選擇;致力與內地攜手推進「碳中和」,包括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發展碳交易等。

提速推「北都區」 加強兩地聯繫

「北部都會區」發展

▶深圳經濟近年急速發展,然而一河之隔的新界北周邊地帶卻一片荒蕪,欠缺發展,未能善用土地及地利優勢,大多市民認可「北部都會區」的發展理念,希望下一屆政府對此有規劃、有統籌、能讓理念落地。

相關核心政策

▶設立「北部都會區」發展統籌部門,推展「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和建設,加強與內地的聯繫和互動,在「北部都會區」發展創新產業,吸引優秀人才及資金

▶採取「先易後難」的原則,訂立時間表和路線圖,分階段推進和落實

▶以「北部都會區」作紐帶,共建高質灣區,開拓及帶動多元經濟

◆李家超倡設立「北部都會區」發展統籌部門。圖為鄰近深圳的香港鄉村地區。 資料圖片

政界回應

立法會議員、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陳月明:

▶支持特區政府盡快就「北部都會區」發展設立統籌部門,加強特區政府與內地政府的聯繫和互動,達至能互補、互利的合作發展格局,同時建議妥善處理新界北厭惡性設施規劃不當對深圳居民帶來的影響,決心搬移沙嶺超級殯葬城及暫緩新界東北堆填區擴建等;建議善用打鼓嶺鄰近深圳的地理位置,研究在該地區及早發展特區政府的綜合性行政服務中心,提供出入境事務、稅務、商業登記、海關、化驗、檢疫等服務,以便兩地的多方面合作能有效落實。

若想共建高質灣區,建議亦可研究在打鼓嶺地區發展科創產業、國際貿易航運物流中心及綜合型口岸經濟帶等,建成上述產業的重要樞紐,期望令市民能分享「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成果,構建和諧、共同富裕的社會。

穩固法治基石 做大法律服務

法治發展

▶香港具備穩固的法律基礎及優質的法律人才,需要進一步抓緊國家發展機遇,鞏固有關優勢。

相關核心政策

▶維護司法獨立,全力提供足夠的資源和服務

▶提升司法效率,推廣法治教育

▶提升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的地位

業界回應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執業大律師梁美芬:

▶李家超在政綱中表示,未來香港要把握法治優勢,強化法律服務,包括提升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的地位,以及發展知識產權、海事等法律及爭議解決的高端服務等,這些都能反映出現時法律界的共識,更是不能怠慢的重要事項。

◆李家超政綱提出要提升司法效率。圖為終審法院大樓。 資料圖片

香港擁有兩文三語的優勢,在「一國兩制」的後盾下,絕對可以把握普通法及大陸法兩個法律制度的優點,並作為溝通橋樑,面向國際。

現時各界對香港的法治有信心,認為在香港營商,各方面的權利與責任受到法律保障,所以放心來投資,因此,法律有需要因應各行各業、社會實際情況以至時代的發展去因時制宜,立法及修改法律,與時俱進,未來香港在法律及法治的改革上,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優化創科生態 推動「再工業化」

創科發展

▶全球先進經濟體近年均以創科發展為重,惟香港的租金、地價高昂,創科發展有必要更好把握內地這大市場,並結合內地產業鏈。

相關核心政策

▶積極發展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構建國際科研之都,帶動政府、業界、學術界和研發界的跨領域和地域合作

▶加快推展智慧城市

▶積極拓展政府創科政策

▶提升整體科研生態圈,吸引內地及國際大型企業在港設立研發及高端生產基地

▶鼓勵科研轉化成果,創造更多科研職位,推動「再工業化」進程

▶把握大灣區發展,推動香港與周邊城市產業鏈互補和結合,將河套區打造成深港科技深度合作區,配合「北部都會區」的整體發展

◆李家超提出要積極拓展政府創科政策。圖為李家超(右)上月到訪科學園。 資料圖片

業界回應

立法會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

▶早前曾收集了很多科創業界的訴求及建議遞交予李家超的競選辦,李家超今次的政綱亦涵蓋了其中大部分重要建議,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盡快制訂更全面的智慧城市發展藍圖,使特區政府各部門做好跨部門協作,有效分工,並盡快完善數據安全等法例配合有關發展所需;要盡快制訂特區政府按年的科研投入佔GDP比指標,使資源分配更清晰、目標明確;支持特區政府積極推動STEAM教育普及化,倡導全民創科,為香港培育更多人才。就李家超在政綱中提出要帶動大幅提升私人企業在港的科研資金投入,發展高增值製造業,建議為投資科研企業的私人企業提供稅務優惠,作為誘因。

做好頂層設計 提升文體產業

文化發展

▶香港具備文化發展的資源和基礎,卻常被標籤為「文化沙漠」,如今有「十四五」規劃的政策加持,香港文化發展需進一步增強統籌和制定適切發展策略。

相關核心政策

▶在政府架構層面加強對文體旅遊的總體統籌

▶把握國際趨勢,調撥資源讓文化及創意產業界應用數碼科技,並建立基礎設施支援

▶重視藝術文化的社會價值,加強公私營合作

▶打造西九龍文化區成大灣區文化樞紐

▶加強香港體育的普及化、盛事化、精英化、專業化、產業化的發展

▶協調文化、旅遊、體育發展,包括發展多元旅遊,完善和增加不同類型的旅遊景點等

業界回應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柏良:

▶現時特區政府在文體旅遊的整體統籌上存在不足,在疫情放緩下,各界都面臨如何重新出發的問題,因此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新一屆特區政府盡快設立文體旅遊局,做好頂層設計,統籌文體旅遊未來的發展。李家超在政綱中再次提及會從政府架構層面加強總體統籌,運用數碼科技力量,以及協調文化、旅遊、體育發展等,及時地為業界帶來信心,相信定能為香港帶來新的發展。建議盡快恢復正常通關,與中外進一步溝通交流,是香港成為文化之都的首要條件,希望下一屆特區政府能從務實出發,與內地及外國商討有條件通關,才能讓業界看到曙光,同時有利於業界做好未來的規劃。

強化經貿往來 謀劃疫後重振

多元自由發展

▶香港在經歷疫情打擊後,不少行業發展受挫,需要盡早做好重振香港的各項準備。

相關核心政策

▶強化及協同特區政府負責對外推廣及招商引資的機構,積極強化與內地、亞洲及海外的經貿往來,為疫後重振香港國際地位及聲譽做好準備

▶加快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進一步提升香港航空物流樞紐地位

▶延長「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

▶協助中小企推廣和拓展業務

政界回應

立法會議員陳仲尼:

▶現時香港中小企佔香港僱員人數很大比例,但受到疫情的影響卻更深,因此未來必須找出新的經營方式,如善用資訊科技、利用大數據協助他們進行產業轉型,從而改善他們的經營環境。此外,香港作為國際及區域航空物流樞紐中心,受到防疫措施以及「熔斷機制」的影響,無法完全發揮自身的優勢,李家超準確看到香港現存的問題,採納了大部分業界提出的建議,在政綱中及時反映,非常切合當前香港所需。

一直以來,中小企在香港都有很好的生存環境,特區政府也在協助中小企方面有全面的優惠政策,加上香港國際機場「航天城」將會逐步落成,香港在多元發展上具有良好前景,然而若疫情再次爆發,一切計劃皆為「紙上談兵」。因此,我認為要做到「發揮香港所長,多元自由發展」,下一屆特區政府需要汲取第五波疫情的經驗及教訓,完善整套防疫措施,做好各項預防措施及落實應對方案,確保香港市場及經濟能持續穩定地發展。

責任編輯: 于丁糸